B05: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镇拍出新活力 光影运用不输黑白
尹仁沐
■ 《高桥人家》 蓝天映衬的精细砖雕,像在诉说历史 张建强 摄
■ 《瓦当》 极富特色的瓦当,无不展示了古镇的历史 孙国祥 摄
■ 《老街民居》 用黑与白的重叠,展现老街民居建筑的山墙 董鸿海 摄
■ 《晒》院子当晒场,如今在老街还看得到 张建强 摄
■ 《农家厨具》 光影下的竹篮,让我们回忆起曾经的时光 蓝翔 摄
  ◆ 尹仁沐

  很多时候,我们表现具有时代感的场景或静物时,会选择用黑白色调,能够更好地沉淀出历史的余味,不过这一组拍摄自国庆“十一”长假中的作品,却用色彩和光影的变化来表现人们在节假日出游时,面对老建筑、旧传统的喜爱和怀念。

  每每成为假期最佳选择的古镇总是人山人海,不过也有一些知名度不高却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高桥古镇的老街上,翻新过的古镇建筑的白墙青瓦有着黑与白的对比,无需处理就展现出传统建筑的柔美线条。《高桥人家》中,老建筑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大门上的房檐和门框有着精美的雕饰,就连天窗上也布满了精致的沟回木刻,细节之中的每一处,都显示出这座建筑曾经的辉煌,曾经住在这里的人家不知会是高官还是富商,如今我们也只能看着这些遗留下的细节进行无限的联想了。

  老建筑的精美不仅在于整体,工匠的造诣和用心更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之中。《瓦当》中,拍摄者将特写定格在瓦当上,阳光透过树荫照射在瓦当上,有明有暗,也让瓦当上精美的饰纹变得充满动感,每一块瓦当都有着不同的光影;而斜射而下的阳光拉出波浪状的阴影,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沉郁,恍惚中有种不真实的穿越感。同样运用阴影构图的还有作品《晒》,在老街经常能见到晒干物的场景,本来很普通,但是拍摄者结合了一旁飘扬着的小旗子阴影,顿时让画面变得与众不同,也充分体现出拍摄者的用心。

  其实古镇就像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这里的场景和老古董年年不变,只是拍摄者不同,心境不同,就能拍出完全不同的感观和印象。就像《光影小品》和《农家厨具》,同样的拍摄对象,却在不同角度的诠释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心境。你可以回忆,也可以想象,这就是摄影的多样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化新闻
   第A12版:文化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古镇拍出新活力 光影运用不输黑白
忙里偷闲寻清净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B05古镇拍出新活力 光影运用不输黑白 2014-10-18 2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