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忙里偷闲寻清净
孙国祥
  ◆ 孙国祥

  国庆长假,上海市区周边的古镇老街照理人山人海,清净的水乡古镇失去宁静,想要去寻找那份古韵显然是不太可能。然而在高桥老街,或许是因为还没被网络推广起来,这里完全是另一种情景,没有过多商业味,老街上游客稀少,真的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我约上几位摄友,在高桥老街用照相机寻找历史的遗风,在东街的清溪茶馆品上一杯茶,在街上买上几个非物质遗产高桥松饼,在高桥人家这座民国初期的民宅,体味江南人家的韵味。这种轻松、愉快,才是节日最向往的地方。

  这里的老建筑还保留着许多原来的木雕,而且花纹精美保存良好,室内还能见到各种竹编篮子、陶罐,让我们有了许多拍摄对象,并且难得的是在“十一”也没有人潮的干扰。这一天阳光明媚,阳光照在古镇上让我们都不想用黑白摄影处理,而是选择用光影来表现古镇的沧桑与活力。在室内,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斜斜地打在竹编篮子和陶制水罐上,恰好显现水管上有些磨损的挂绳和隐隐可见的光泽,让我觉得以它为主,勾勒出它的每一处细节,让一旁篮子虚化,一虚一实之间,让画面增添了层次感。

  另一处让我挪不开眼的是一处老房子的瓦当,在阳光下,每一片瓦当上的传统图纹清晰可见,加上每一片都有的波浪纹,绝妙的几何感让我不得不感叹传统建筑技艺的精湛。当我举起相机时,发现因为树荫过滤了阳光,让瓦当看起来有些斑斑驳驳,反而更加有岁月感,仿佛阳光也镀上了沧桑的气息。

  我们一行人在老街的古朴中得到了节日里难得的清净,也收获了不少精彩的作品,同时也让我感叹,也许到了明年国庆,高桥老街也会像七宝老镇那样,不复宁静;为数不多的水乡古镇还有多少能把古朴的面貌保持下去?或许再过几十年,年轻人只能通过照片来感受了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化新闻
   第A12版:文化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古镇拍出新活力 光影运用不输黑白
忙里偷闲寻清净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B05忙里偷闲寻清净 2014-10-18 2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