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埋儿奉母”广告惹争议
新安
  本报讯 合肥消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近安徽省六安市街头的公益广告引用了“二十四孝”的典故,但其中一则“埋儿奉母”让人难以接受,甚至被批判为“愚孝”。

  10月25日,记者来到解放中路邮政局路段,发现路边的隔离栏和广告栏刚安装不久。其中,公益广告栏设置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均配有插图,除了“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大家较为熟悉的典故外,也包括“埋儿奉母”等生僻典故(见上图左 图 IC)。

  在“埋儿奉母”的广告插图上,画着一名男子正拿铁锹在树林里挖坑,一个妇人抱着小孩站在一边。这则典故的大致意思为:因为家庭贫穷,丈夫害怕有了儿子后不能侍奉老母亲,于是决定挖坑将儿子活埋。

  得知公益广告引发争议,制作单位负责人刘总表示很意外。他解释说,选用“二十四孝”是上级领导制定的。10月25日下午,公益广告安装单位的负责人致电记者表示,他们准备用其他内容替换“埋儿奉母”(见上图右)。

  皖西学院姚治中教授表示,古代典籍并非全部适合今天这个时代,继承不等于原封不动地“接收”,“比如《二十四孝》里就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埋儿奉母’只讲了尊老,但没有爱幼,这是不科学的,也不是正能量。”          (新安)

  相关链接

  晋朝郭巨原本家境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留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极为孝顺。后来家境渐贫,妻子生了个儿子,郭巨担心养儿不能很好地侍奉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埋掉儿子。当郭巨挖坑时,地下二尺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原来是上天感其孝道,奖励他的。夫妻带着黄金回家,老母幼儿都得到照顾。

  鲁迅曾评价称:“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官员天价学习班为何屡禁不止?
香港65万市民签名支持警方
安徽“埋儿奉母”广告惹争议
正式取消农业税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2安徽“埋儿奉母”广告惹争议 2014-10-27 2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