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长三角
     
本版列表新闻
~~~——访江苏如皋市市长陈晓东
~~~——访江苏如皋市市长陈晓东
~~~——访江苏如皋市市长陈晓东
~~~——访江苏如皋市市长陈晓东
~~~——访江苏如皋市市长陈晓东
~~~——访江苏如皋市市长陈晓东
~~~——访江苏如皋市市长陈晓东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寿之乡 宜居宜业
——访江苏如皋市市长陈晓东
梅璎迪
  “沪通铁路顺利开工,如皋将迈入‘高铁时代’,37分钟从如皋通达上海,每天两百对班次往返,我们将迎来与长三角合作的黄金期。”近日,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晓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如皋将抓住高铁机遇,积极调整城市产业布局,全面推进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将如皋打造成为长三角宜居宜业的生活目的地。

  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的如皋,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其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江苏省级高新区,为国家一类开发口岸。

  “沪通铁路建成后,如皋将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大通道与长江交会的节点城市,各种要素将在这两条经济大动脉上流动、聚合,产生的效应是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陈晓东告诉记者,如皋作为一个县域城市板块,沪通高铁开通后将在如皋境内开通3个高铁站、高速公路出口达到12个、一小时车程内可通达周边6个机场,尤其是上海至如皋两地只需37分钟通达,每天两百对高铁班次往返,“上海桥头堡”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将为如皋发展带来新一轮契机。

  面对黄金机遇,如皋正加快调整产业布局,从纺织、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向大健康、大制造、大物流、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如皋的综合商务成本是上海的40%,各类要素又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海大通道向如皋聚集,这些都是吸引知名企业的重要因素。”在陈晓东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还在于人才。高铁时代的如皋,1小时经济圈中拥有近5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完全可以满足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如皋还将依托长寿品牌资源,做大健康产业,为长三角区域提供理想的养老及休闲养生度假所在地,将如皋打造成为长三角宜居宜业的生活目的地。本报记者 梅璎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本期导读
江苏行政审批再“瘦身”
苏州向社会资本 开放60个大项目
台州头门港 雄姿初现
南京长江五桥 明年开工建设
长寿之乡 宜居宜业
灵芝孢子粉 选购有方法
新民晚报长三角A22长寿之乡 宜居宜业 2014-10-27 2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