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拳助他成寿星
朱亚夫
  ◆ 朱亚夫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一种有利养生健体的运动。这不,最近开展的评选2014年 “上海市十大寿星”活动中,其中一位风采寿星吴志铭先生(见图)就是这样一位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和受益者。

  吴志铭,1913年生于上海,上世纪30年代入雷士德工学院,这是一所以英国旅沪建筑师、地产商亨利·雷士德的名字命名的土木工程类私立大学,全英语授课,所以老人英语极为流利。毕业后,进上海杨树浦发电厂担任工程师;解放后支援外地建设,赴苏州望旺亭发电厂工作,1993年回沪定居。

  老寿星住在一幢老式公房的三楼,他见我们进来,笑眯眯地随着女儿、女婿迎了上来。他身材魁梧,一头银发,面色红润,架着一副眼镜,衣着整洁,讲话语速平缓,思路清晰,动作自若,看上去只有八十来岁。他育有一儿一女,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平时洗澡、洗衣服,穿袜子、擦席子等家务,都自己动手做,家里没有请钟点工。问起老人的长寿之道,与老人住在一起的女儿吴梦华不假思索地说:“打拳,打太极拳助爸爸成寿星!”看着坐在面前的百岁寿星,我们有些将信将疑,有人请他展示几招,老人也不谦让,就在室内打了起来,一招一式,果然像模像样。

  原来1962年,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物资供应分外紧张,不少职工得了浮肿病,吴志铭也不例外,但他工作依然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因此被送进无锡职工疗养院休养。为帮助职工提高体质,当时疗养院为休养职工教授杨式太极拳,吴志铭学得认真,早起晚睡,细心体验,当疗养结束,他将一套太极拳铭记在心。返厂后,他又上新华书店买了好几本介绍太极拳书,天天照着打。

  几年下来,他打的太极拳已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拳式沉稳圆润,柔中见刚。因此在厂里开展拳操活动比赛中,他荣获二等奖,许多人见了,都要拜他为师。他对学拳者是这样说的:太极拳打得好要一羽不能加,一蝇不能落,让习练者的意、气、形、神趋于圆融一体,只要认认真真按要求把一套太极拳打下来,就会感到气充血畅,身轻体爽,精神饱满,浑身舒服。

  老寿星生活十分有规律,夏天早上5时起床,冷天则7时起床,打拳半小时吃早餐,大多是牛奶、鸡蛋,外加面包涂白脱;上午要喝杯绿茶;午餐和晚餐晕素搭配,注意营养均衡,喜欢吃鱼虾蟹;每天午睡一小时,起来后用热水泡脚半小时,之后必定要喝下午茶——一杯咖啡,一块西点。晚上9时准点上床。这样的生活习惯,几十年雷打不动。

  吴志铭退休后,仍然坚持打太极拳,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桩事情,就是在小区绿化带打拳半小时,然后再吃早餐。女儿是他的贴心棉袄,为照顾父亲,吴梦华十多年前动迁时,特地将居室买到老爸隔壁,爸爸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给他吃。爸爸要外出,她总是陪伴在旁;父亲年龄大了,为照顾方便,她也学起了打太极拳。现在,父女打太极拳,已成了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坚持到底,必有好处。”吴志铭打了半个多世纪的太极拳,终于登上了百岁寿星的宝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手院士”的养生护手操
太极拳助他成寿星
呼吸疾病冬病冬治
讲座义诊
助力2014中国越野拉力赛
广告
新民晚报养生/康健园B02太极拳助他成寿星 2014-10-27 2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