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分论坛
神经形态芯片
未来科学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介绍了瑞士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的神经形态芯片——在微型芯片上模拟神经元和突触的生物学属性,能时时实现复杂的人类感觉和认知。人类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处理信息系统,信息存储总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总量的50倍。“最新脑科学揭示,大脑在处理信息方面,具有与传统计算机截然不同的特点。借鉴这些特点,就有可能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系统。”杨雄里说,将来人们甚至可以运用意念来控制机械装置,用人工假体修复或者改善损伤的视觉和听觉。
产业分论坛
机器人大市场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未来10年将是国产机器人的黄金发展期。在产业分论坛上,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近10年来机器人成本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机器人产业价格和效率优势愈发凸显。”目前,国内在建机器人工厂超过30个,未来5至8年如能抓住国产机器人的黄金发展阶段和窗口期,中国的制造业肯定能与国际接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政策分论坛
力推成果转化
国家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林新在政策分论坛上演讲:1996年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有明确规定,对外转让的,要提取至少20%的比例奖励科技人员和成果转化人员,如果是自行实施的,在三至五年内提取5%的利润奖励科技人员。但因大学对外投资和相应的股权奖励都要审批,实际工作中,科研人员几乎没有成果转化的动力。她透露,在科技资源配置和效率问题上,有关部门将对中央的科技计划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改进管理方式,更多发挥专业机构、市场的作用。下一步的政策设计,将更多促进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衔接,鼓励产学研合作,“特别是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享机制,这是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和法律基础。”
企业分论坛
张江特殊优势
企业分论坛上,“开放创新:企业的全球视野”成为热议话题。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干锦总结了张江成为创新中心的特殊优势:有利的游戏规则、很高的知识密集度、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氛围,开放的经营环境、与工业界密切结合的研究型大学、高质量的生活、专业化商业基础设施。
本报记者 马亚宁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