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塔瑞斯”火箭使用的AJ-26型发动机由美国GenCorp公司旗下的喷气发动机-火箭动力公司“制作”。之所以说制作,是因为发动机“底版”是俄罗斯液氧煤油发动机NK-33。由于性能尚佳且成本低廉,轨道科学公司先前购入数十台NK-33,经过升级改装后赋予它全新的编号AJ-26,用于“安塔瑞斯”火箭的第一级。
分析人士说,NK-33型发动机采用富氧分级燃烧技术,性能优越,但“变身”AJ-26后,它的可靠性备受质疑。自2010年开始热点火测试以来,AJ-26的总测试次数不过10多次,其中就有两次以失败告终。
路透社报道,今年5月进行热点火测试时,AJ-26型发动机点火30秒时出现故障,测试被迫中止。而迄今为止,轨道科学公司和喷气发动机-火箭动力公司均没有公布那次的故障原因。分析人士猜测,一旦承认AJ-26的可靠性可能存在问题,轨道科学公司在与竞争对手争夺空间站货运业务方面将处于劣势,公司运营可能遭遇致命打击。
美国宇航局发言人表示,安塔瑞斯火箭爆炸事故调查团队29日开始对发射基地进行检查。宇航局警告火箭失事周边民众不要收集火箭残骸作为纪念品,因残骸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新华社莫斯科10月29日电 在采用快速对接模式飞行6小时后,俄“进步-M25M”货运飞船于莫斯科时间29日16时09分(北京时间21时09分)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布的消息说,运载这艘飞船的“联盟-2.1a”火箭在当天早先时候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点火9分钟后,飞船按预定程序与火箭分离,飞向国际空间站。
在2012年8月前,俄货运飞船通常要绕地球飞行30多圈,耗时两三天才能飞抵国际空间站。采用“快飞”模式后,飞船可在绕飞地球4圈后便抵达目的地。
此次“进步-M25M”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码头”多功能对接舱自动对接。驻站宇航员将把船内的燃料、食品、水、空气和科研器材等2.5吨补给物资搬入空间站内。
这是俄首次利用“联盟-2.1a”运载火箭发射货运飞船,此前俄通常用“联盟-U”火箭执行这一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