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铁驶不进“美国梦”(下)
张晓东
■ 美国铁路列车普遍时速只有100多公里
  ◆ 张晓东

  随着上世纪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成,美国迅速成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对美国人而言,自驾车出游不仅是一种出行选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美式文化印记。更重要的是,相对低廉的汽车和汽油价格使得自驾出行成为中下阶层的首选:比如《左右不逢源》的赫克一家就是因为买不起机票而选择自己开车从北部的印第安纳到南部海岸的佛罗里达去探亲。 

  中上层阶级出行则会习惯性选择民航,遍布全美的17000多座民用机场每年运输的旅客数量近4亿,发达的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使得美国民众几乎是在“家门口”就可以坐飞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空域管制较少,美国的航空准点率也较高,民航一直是美国人远距离出行的首选。 

  “俗话说得好,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奥巴马想凭一己之力改变美国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出行规则,实在不容易。”旅加学者陶短房分析道。 

  除此以外,建成后的高铁将会对汽车和航空业构成竞争,这两个庞大利益集团必然会游说地方政府去放弃高铁计划。 

  扯不完的皮

  “高铁只是一个缩影,是映照出全景的一滴水珠,其落实推进之困难,折射出的是美国社会和政治的结构性特征。”专栏作者唯舟认为,美国人要建好一条高铁实在太难,政治与经济分歧便是首要的“拦路虎”。 

  “经过仔细考虑,州长通知美国运输部长雷蒙德·拉胡德,佛罗里达州州长里克·斯科特决定拒绝奥巴马总统在奥兰多与坦帕之间修建高铁的计划。”2011年佛罗里达州州长办公室发表的这份声明给执意推动雄心勃勃高铁计划的奥巴马“糊了一脸”,23亿美元的联邦高铁补助也同时被退回。 

  在这个被美国人称呼为“阳光州”的地方,计划中的高铁将连接海边的坦帕和内陆城市奥兰多,这一地带人口密集且经济发达,属于适合修建高铁的地方。 

  事实上,佛罗里达州对于高铁的讨论早在35年前就开始了。当时,州议会授权一项交通研究调查,并得出结论,沿这条走廊修建高铁极具可行性。当时任州长的鲍勃·格拉汉在1982年访问日本时,立刻被日本的新干线列车“深深地打动”,几乎就在他回国的同时,就授权成立佛罗里达高铁委员会,并指出佛罗里达州的基础设施不足以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需求,具备充分的理由修建高速铁路。 

  奥巴马本人也早就表示将在佛罗里达修建全美首条高铁:“就在这里,就在坦帕,我们将建设新的高铁干线。我很兴奋。我将会回来亲自搭乘它。”按照奥巴马的计划,佛州这条高铁只需州政府出10%强的份额,剩下全部由联邦财政出钱,这种“中央出钱帮你建”的好事却被地方大员拒绝了,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无法理解。 

  斯科特给出的理由是州政府难以承担该项目的潜在超支或补贴资金。斯科特认为,剩下的资金佛罗里达还是无法承担。“如果将来高铁的大部分车厢空无一人的话,谁来担负它运行的费用呢?” 

  唯舟认为,钱从哪里来的确是个很棘手的现实问题。“1870年代意大利统一后的铁路建设就曾导致严重赤字,引发政治危机;日本高铁建设初期的资金周转也是大问题,到1987年国铁民营化改革时,负债已高达2270亿美元。”他分析称,高铁项目初期投入巨大,大规模兴建时必然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大规模集资和资金调动的压力。 

  但资金短缺实际上并非唯一的问题,正如《人民日报》分析的那样,政治分歧才是“致命伤”。 

  断然拒绝23亿美元的州长里克·斯科特是新兴茶党的成员,这简直就是民主党出身的奥巴马的天然敌人。要知道茶党的名字内涵就是“已经交了足够多的税”(Taxed Enough Already),要让一个奉行财政保守主义的州长批准一项耗资巨大的公共工程,奥巴马本人估计也是“猜到了这结局”。 

  茶党运动是一个于2009年初开始兴起的美国社会运动,主要参与者是主张采取保守经济政策的右翼人士,茶党运动最初是由部分人士对2009年刺激经济复苏计划的抗议发展而来的,因而多被看做共和党的“升级版”。总的来说,这个运动代表了不满现实的中产阶级白人和少数白人工人阶级利益,他们认为这些来自联邦的款项“全都是对纳税人的压榨”。更何况这些高铁项目实质上只是服务某些特定州份,“凭什么让联邦财政来买单”。 

  唯舟分析称,右翼势力认为奥巴马的高铁计划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这将导致大政府的新一轮扩张,新增的联邦预算又将造就一些新的利益集团,使预算规模达到一个新危险高度,虽然它也有一个短期好处:在不增加多少州预算的情况下创造数万就业机会。另一个隐藏的政治目的则是:民主党可以将这类大型公共基建项目通过政治分肥转化为政治支持,虽然并非只有民主党一党受益。 

  继佛罗里达之后,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也相继取消了高铁项目,退回了联邦政府划拨的资金。这3个州的州长均来自共和党,他们认为高铁项目太过昂贵,且没什么必要。 

  如此一来,加州的洛杉矶—旧金山线成为了奥马巴高铁计划的唯一希望,这条串联了美西海岸经济带的高铁将连通加州南北,项目建成后从好莱坞到硅谷将只需要不到3小时。然而因为各方的不同意见太多,该项目至今仍处于前期规划阶段,尚未破土。 

  在2007年加州高铁项目进行环境评估伊始,加州中央山谷一些社区便行动起来,进行游说活动。在他们看来铁路不但会产生噪音,引起房屋震动,破坏当地的田园风光,更重要的是,将让他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都是农村人,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可不想整天看到火车从我们的镇子里呼啸而过,那就像一幅巨大的移动涂鸦画,会把我们这里的一切都弄乱套。” 

  在美国,任何大型工程都意味着各种各样的环境评估,否则将与房主、环境组织、对本地发展持反对态度的人以及各种团体牵扯到无尽的官司中去。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很多基础设施已经陷入年久失修的状态。2014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就指出,在基础设施质量方面,美国位居全球第19位,排在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曼之后。 

  《纽约时报》则援引世界银行的报告称,由于施工规模大、征地成本低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因素,中国的每米铁路造价大大低于欧洲和美国。“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 

  “糟糕的高铁网络,是我们为一些伟大的美国价值所支付的代价: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民主的政治体系,以及由无数建筑、工厂和道路所组成的已然足够发达的基础设施。” 

  《纽约时报》称没有高铁美国一样可以很“炫酷”,为了建几条高铁就破坏这些东西,显然得不偿失。 

  摘自《看世界》2014年19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教育
   第B04版:军界瞭望
   第B05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6版:战例/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高铁驶不进“美国梦”(下)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高铁驶不进“美国梦”(下) 2014-10-30 2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