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开赴伊拉克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军投入中东战场的2架“死神”无人机来自阿富汗的驻军。它们将主要用于情报收集,但也可在必要时使用精确制导弹药打击IS目标。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表示,英国将通过直接打击和精确侦察来帮助伊拉克政府军打击IS武装。此前,英国议会下院已授权政府与盟国合作,动用包括空袭在内的手段打击伊拉克境内IS目标,但对于是否把空袭行动扩大到叙利亚境内仍有分歧。
据英国《空中力量》报道,此次应该动用的MQ-9“死神”无人机归属于英国皇家空军第39中队。该部队于2006年7月28日在美国内华达州组建,是英军首支无人机部队。或许是得益于英美两国的“特殊关系”,该中队与美国空军第42中队同步接受MQ-1“掠夺者”和MQ-9“死神”无人攻击机的换装训练,并在2008年投入阿富汗战区。
在美国友军眼中,英国空军第39中队的专业水平是值得尊敬的,他们既有原战斗机飞行员,也有从英国三军选拔来的地勤、机械、电子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们控制的无人机不仅为英军提供情报支援和执行打击任务,还能与美军协同行动。尽管因英国财政困难,第39中队长年只能出动20架左右的“掠夺者”和“死神”无人机,但在阿富汗取得的反恐战果却与美军基本相当。
美军掌握主导权
据美国《防务新闻》介绍,美英投入中东反恐战场的无人机以“察打一体”的“掠夺者”和“死神”为主。
“掠夺者”往往能执行长达12小时的持续监视任务,其间由3个任务小组来完成,每个小组最多有5名成员。“掠夺者”是相对轻型的无人机,飞行速度较慢,可以更细致地识别和观测地面目标。该机可携带2枚AGM-114“地狱火”激光制导导弹,无人机自带的激光标定传感器会持续向目标发射激光束,引导导弹飞向目标。
与“掠夺者”相比,“死神”无人机的尺寸更大,能携带4枚“地狱火”和2枚GBU-12激光制导炸弹,飞行最高速度可达460千米/小时,能持续飞行16小时。“死神”携带的“山猫”合成孔径雷达可以不受气候限制,全天候发挥作用,它还应用了交叉信号传感器以及拍摄移动目标的红外摄像机。不过“死神”无人机价格不菲,每个基本作战单位包括4架无人机、传感器、地面控制站和卫星通讯设备,价格高达5300万美元。英国国防部至今也只为空军第39中队列装6架“死神”,仅相当于“1.5”个基本作战单位。
按照美英军队的作战样式,“死神”和“掠夺者”无人机执行任务时,它们的巡航高度一般控制在4500米,在对地攻击时把高度降至2000米。为确保设备的完好率,美英军队还得安排相当数量的空勤和地勤人员呆在前线,就地维护那些娇贵的无人机。另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披露,美英无人机的行动都要接受位于卡塔尔的“北约联合空中作战中心”的节制,该中心实际上由美国人控制,很多时候,盟国无人机部队几乎就是美国空军的编外部队。
过度使用存隐患
尽管军用无人机在反恐战争中红得发紫,但随之而来的质疑之声也愈加强烈。由于西方军队偏好“逢战必用无人机”,导致其损耗率大大增加。2008年至2011年,美国空军投入实战的100余架“掠夺者”无人机,至少有一半已彻底损失掉了(按照美军的说法,这些飞机是无可挽回的“硬损失”,即丧失维修及改装价值)。前美国空军参谋长莫斯利坦言,美军无人机单位平均出勤损失率接近50%的“痛苦指数”,这意味着无人机参加每次战斗都可能造成50%的损失率。一名驻扎在阿富汗战区的美国无人机操作员声称,许多无人机的实战寿命不超过500个飞行小时,这与和平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无人机损失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主要是受战场环境的恶化以及对手打击手段提升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美国基层指挥官由于没有人员死伤的顾虑,都喜欢“用无人机换人命”,一开战就让无人机当先锋,这种“滥用”局面更让无人机的寿命大打折扣。制造各类先进无人机的美国通用原子公司指出,阿富汗和伊拉克荒漠中的沙砾能像细菌一样钻进无人机任何暴露的仪表设备和动力舱中,尤其是刮沙尘暴的时候,无人机就如同汪洋中的一叶扁舟,根本经不起敲打。
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法律顾问杰弗里·史密斯进一步指出,过分依赖无人机反恐,更可能给西方国家带来“政治负资产”。首先,美英滥用无人机攻击地面目标,往往打死的不是恐怖分子,而是无辜平民,这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也门表现得尤为明显,造成更大的反西方情绪。其次,美英以“避免泄密”为由,屡屡未经所在国同意使用无人机作战,践踏了别国主权,无形中导致国际反恐联盟出现裂痕。 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