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北江监狱发生一起重刑犯脱逃事件。根据广东省监狱管理局通报,李孟军利用监狱改造的机会,逃出生产车间,以“搭人梯”的方式翻越围墙越狱。经过29个小时,在距离监狱不过三四百米的废弃工厂附近的水沟里,越狱逃跑的罪犯李孟军被捉拿归案。
藏身荒草丛中多时
最先抓住李孟军的狱警是其所在监区(二监区)监区长。据在现场的记者报道,李孟军的具体藏身之所,就在其翻越的监狱围墙马路对面的废弃红砖厂旁边。警察称,他被抓获时就躲在臭水沟旁边的草丛里。臭水沟旁边是一片杂草横生的荒地,受伤的李孟军,躲在草丛的坑洞里,身上用杂草盖住。
据参加抓捕的民警介绍,李孟军被发现时身上有伤痕,怀疑是攀越电网的过程中受伤,由于身上有伤加上身无分文,李孟军最终选择了这片草丛藏身。
昨天15时50分,记者在省监狱管理局民警的带领下赶到了抓获地点。砖厂的围墙外,是一条臭水沟。水沟右侧便是一大片杂草小树丛生的荒野地。野地里植物大都高过成年人,李孟军在这里蛰伏多时。
先攀矮墙再搭人梯
据知情人士介绍,北江监狱是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座旧式监狱,事发时正在进行内部改造。而监狱5米多高的外墙之内,还有一堵矮墙,身高1.72米的李孟军和同伙就是首先攀爬至这堵矮墙上,再搭人梯攀越了5米高墙成功越狱。
翻越了这道5米多高的外墙后,李孟军从位于碧亭路南侧的北江监狱监区越过了车来车往的碧亭路,最终选择了紧邻北江监狱、位于北向的靖村作为躲藏地点。
昨天15时许,一辆警车押解着李孟军进入北江监狱。记者从车窗外看到,双眼紧闭的李孟军被武装带固定四肢于一个担架上躺在车厢中,多名警察将他紧紧围住。李孟军双目紧闭,一动不动,他的左臂上多个蝙蝠的文身图案清晰可见。
记者看到,他身上仍穿着出逃时所穿的黑色短衫长裤,脸上有一片灰黑色的泥水。有人怀疑,他为了隐身于草丛中,可能曾往身上涂抹泥浆试图蒙混过关。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等报道
越狱三大疑问
40多分钟为何无人发现?
有人质疑,李孟军与吴常贵逃离生产区40多分钟,且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却没有人发现。多名广东省监狱系统的内部人员告诉记者,两名重刑犯翻墙越狱的地方没有“视频监控”。
根据广东省监狱管理局1日的通报,重犯能够脱逃的原因之一是北江监狱警戒设施陈旧,正在进行改造。
昨日下午,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陈达超坦承:“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我们监狱在内部管理上、在隐患整治上存在着漏洞。”广东省监狱管理局的网站显示,北江监狱始建于1951年,年代久远。
如何避开狱警看守?
据陈达超介绍,1日上午8时40分许,李孟军与吴常贵在车间劳动时趁警察不注意,溜到消防通道撬开安全门,蹿到生产区和生活区隔离围墙边。约9时22分,二人通过搭人梯方式爬越围墙。
在这40多分钟里,二人是如何避过狱警看守的呢?广东省监狱管理局给出的解释是,监狱废旧危楼没有及时拆除,遮挡武警哨兵执勤视线,导致罪犯脱逃。
记者发现,事发的围墙部位情况复杂,但仅有一处哨楼。一些内部人士认为,事发当天恰逢周六,不少干警轮休,值班的狱警人数不多。
责任人是否会被处分?
李孟军越狱事件打破了广东监狱系统保持了13年之久的监管安全纪录。安全纪录的背后,是严格的考核体系。
据了解,广东监狱把监管安全工作情况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对发生监管安全事故的单位和领导实行一票否决。若依照此规定,有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处分的决定。
在监管失责的背后,是警力不足的现实困境。从2000年到2011年,广东监狱累计收押罪犯高达40多万人,释放30多万人。广东监狱关押的服刑人员数量常年居全国之首,以不到全国百分之六的警力监管着全国十二分之一以上的服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