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疏通”下肢闭塞
张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下肢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在每周一、三的专家门诊中,患者的主诉通常是腿部疼痛,出门没走多远就要歇歇脚。下肢血管疾病的表现多样。最初可能只是感觉腿部发凉、麻木,继而出现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酸胀疼痛,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临床上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血管狭窄闭塞病变的发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即使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足趾和腿部疼痛,足部的伤口经久不愈和(或)溃疡形成,严重缺血导致病人整日屈膝趺坐,足趾发黑坏疽,若合并糖尿病,患上糖尿病足,常伴有重症感染。这种腿部缺血性疾病被称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年人腿上的动脉血管在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慢性内科疾病及粥样斑块的刺激下发生了狭窄闭塞。以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外科旁路手术为主。药物治疗虽然没有创伤,但是对相对严重缺血的病人(跛行距离<200米)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外科手术通过旁路转流改善远端肢体缺血,但是这些老年高龄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大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手术和麻醉风险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多。

  随着目前医疗技术和微创介入器材的发展,下肢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术已成为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微创方法。所谓血管腔内治疗,就是区别于以往的外科手术。这种方法只需要在股动脉(大腿根部)扎一针,应用一些特殊的导丝、导管通过病变的血管,对狭窄甚至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有时还需要植入金属支架,疏通病变血管。这种介入方法创伤小、见效快,患者可以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在几乎所有中重度缺血病人中都能够施行。针对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治疗,还避免了糖尿病患者切口难以愈合的风险。

  只要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临床表现提高警惕,尽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微创的下肢血管腔内治疗,一定能轻松还老年人一双健康的双腿。

  张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疏通”下肢闭塞
不能忽视肩关节疼痛
别让“银”影遮蔽人生光芒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还原自信欢乐的脸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疏通”下肢闭塞 2014-11-03 2 2014年11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