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第十二届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简介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践行者
——第十二届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简介
李天扬
缪克构
朱晓茜
王海滨
胡绳樑
高渊
  获奖名单

  长江系列

  张晓然 新民晚报社文化部主任

  何洛先 解放日报社经济部主任

  马美菱 文汇报社教卫部主任

  冯乔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首席编导、记者

  陆兰婷 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首席记者

  丁芳   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采访部副主任

  韬奋系列

  李天扬 新民晚报社评论部主任

  缪克构 文汇报社副总编辑

  朱晓茜 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资讯部主任

  王海滨 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监制

  胡绳樑 劳动报社编委

  高  渊  解放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

  (以上均为报送评选时职务)

  李天扬

  现任新民晚报社高级编辑。在报纸编辑的岗位上,李天扬干了近二十年。他既注重版面思想性、新闻性、时效性,又注重在把握时代特征、更新理念、改进技巧中彰显版面风格,力求与时俱进;他有一双发现稿件价值的“慧眼”,能通过独特的编辑手段和版面语言,使稿件“升值”;近年来,他编辑的稿件、版面三获中国新闻奖、十获上海新闻奖(其中三次获一等奖)。

  2006年起,李天扬开始参与“新民随笔”专栏写作,他的评论行文干净、观点独到、自成一格。2008年,李天扬调至评论部工作。主持评论部工作期间,李天扬不仅能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编出有“新民”特色的评论版面,而且注重打造评论品牌,培养评论员队伍。“新民随笔”被评为市优秀媒体品牌。他创办的“微评”专栏,使《新民晚报》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坚持在头版有言论的报纸。同时他以“江砚”为笔名,撰写了大量“微评”,在众多热点新闻事件中不缺位、不失语、不失声,体现和传播了主流价值观。

  缪克构

  1997年7月进入文汇报工作,现为文汇报社副总编辑。从版面编辑、责任编辑到部门负责人,再到报社领导,在每一个岗位上,缪克构都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他参加了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北京奥运会、神舟飞船发射、抗震救灾、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并交出了圆满的成绩单。组织协调开展了“喜迎十八大”、“中国入世10周年”、“第三次工业革命”等节点性、专题性报道,引起良好反响,在《天下》、《近距离》特色专刊等推出众多有感染力、影响力的稿件。

  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7年来,编辑、采写的新闻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上海新闻奖一等奖3次。主编的《近距离》人物专刊被评为上海新闻名专栏。

  2006年被评为第六届“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2010年被授予“上海世博工作优秀个人”。他所在的要闻部被评为“上海市劳模集体”。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结合报纸工作,著有人物传记《一生从容》《笔墨人生》等各类作品集5种。

  朱晓茜

  1993年进入上海电视台以来,长期从事国际传播工作,现为上海外语频道资讯部主任、总监助理,在对外传播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其策划和创作的节目多次打入海外主流媒体,取得了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朱晓茜勇于创新、勇挑重担,多次担任上海市及国家重要外宣项目负责人,主创国际传播类栏目近十个,出色完成十八大报道、上海世博会等外宣报道任务。由她担任总导演的《中国面临的挑战》用“国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家主流电视台播出,被中央外宣办誉为一大突破,并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通》、《NANCY看上海》《创业在中国》《打工在中国》《威海路20号》《陌生的家园》、《说东道西》等作品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好评。

  还曾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对外电视节目一等奖、中国彩虹奖一等奖、上海新闻奖特别奖、上海银鸽奖特等奖等,并获第13届国际海洋电视节铜鹰奖、蒙特卡罗金仙女奖、亚洲电视节大奖等国际奖项。

  王海滨

  从事广播二十多年,有着较高的业务政策水平和统筹策划能力,2011年策划创办的《直通990》节目嫁接政府及社会资源、引入社交媒体互动理念,三年不到就实现了非黄金时段节目收听率翻番的好成绩,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广电总局全国创新十佳节目、上海名专栏节目等殊荣。今年策划并成功举办的十场社区大讨论,给市民以各种启发,给管理者于各种启示,被誉为“这就是正能量,这就是责任感”。

  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新媒体中心总监,王海滨不仅是媒体融合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他带领一支仅有7人的广播团队,将《直通990》从一档传统广播节目打造成为全媒体项目。今年10月,又策划参与上海广播电视台重点新媒体项目“阿基米德”,上线一月累计用户已达20万。

  与此同时,王海滨还受邀担任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等工作,多年参与公益活动,创办上海协励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担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人文关怀阳光基金副主任、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理事等职务,成功组织实施多个针对贫困地区的大型扶贫项目。

  胡绳樑

  从事新闻工作逾28年,现为劳动报社编委、副刊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理事。擅长策划、组稿、编辑和采写重大选题,具有较强的新闻自觉和政治敏锐性,组编宣传我党路线、方针,弘扬我党优秀人物和事迹的大量稿件刊登在劳动报副刊,多次获奖。平时潜心研究报纸副刊,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其提出的“副刊是报纸的软实力”等观点获得业内好评。成功筹划组织了不少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文化活动。编著文集《解读英才》等十余种,主编的多种副刊丛书被评为上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推荐书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图书。在编辑副刊之余还撰写了大量作品,著有文集《孤独的文化人》等三部。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新时期纪实文学丛书等。2004年获“上海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中国“孙犁报纸副刊编辑提名奖”;获上海新闻奖11次、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复评作品、编辑奖25次,获全国报纸副刊论文评选一等奖3次。

  高渊

  从事新闻工作21年,虽然职务有变化,但始终坚守在新闻采编业务的第一线。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业务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学习创新,能够准确观察全国和上海发展的大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已经发展成为一名从采写到编辑,从言论时评、深度报道到新闻论文等,各种文体都能写出彩的全面型、专家型新闻工作者。

  2007年起,参加解放日报组建的“解放分析”专栏策划小组,担任主要策划人和召集人。策划、编辑、撰写“解放分析”近百篇。2011年,“解放分析”专栏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08年主持解放日报观点部工作,2013年任理论评论部主任、上海观察主编。2010年,观点版的“对话”栏目获上海新闻奖一等奖(名专栏奖)。

  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新媒体项目,《上海观察》上线后,初步达到预期的影响力目标,确立了独特的核心用户群体,收获了良好的互联网口碑。

  先后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栏目)一次、上海新闻奖特别奖一次、上海新闻奖一等奖3次、上海新闻奖二等奖3次、上海新闻论文奖一等奖一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0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06版:海归心声/陆家嘴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公司探营/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践行者
新民晚报“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A12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践行者 2014-11-07 2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