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海归心声/陆家嘴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穿鞋的人”也有梦
王政 鲁雁南
  王政 (国泰君安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

  人物自述

  上海自贸区的挂牌,再次把国泰君安推到了金融创新、转型发展的前台。国泰君安,继承了当年国泰和君安两家知名品牌券商的优良基因,伴随着新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路走来,历经了市场的跌宕起伏和国内外市场的风云变幻,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资本市场创业者的梦想。

  有同事说,我们做经纪业务的是“不穿鞋的人”,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但是,我们做经纪业务的人也有梦。我们经纪业务是投资银行所有业务的基础,我们一直是公司收入最后的保障,我们的梦想就是支起整个公司基础,从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向更广、更高的天空中飞翔。

  不断追梦

  1999年8月18日,国泰和君安两大证券公司合并成为我国注册资本金最大的证券公司。当时的总经理姚刚将建设国际一流投资银行的梦想镌写在公司总部的办公楼里。

  虽然,我们离开一流国际投资银行梦想还有一定距离,但国泰君安在向这个目标奋斗的过程中,所有的同事、股东、监管者、还有市场所憧憬的许多梦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现实:2009年底,沪深两市A股总市值超越日本,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中国证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全国的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100多倍;我们A股市场的客户已经过亿,各类基金产品累计达上万种;我们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在境内融资二、三万亿元。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泰君安人成家、立业、事业有成。

  2010年,董事长万建华来到了国泰君安。带着自信、博学、多年的从业经验、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还有中国信用卡之父的威望,激发了国泰君安人更多的梦想,也让公司在实现国际一流投行梦想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年,国泰君安香港上市香港交易所;今年,公司大力拓展国际业务,拟在美国设立办事机构。从领军制到财富管理、从综合理财到网络金融,国泰君安人在他的带领下,继续追梦。

  脚踏实地

  我1992年入行证券业,就是从营业部做起。当时,肩扛着一口袋现金跟在领导后面在马路边上收股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在美国搞了多年资产证券化,但做得最多的是按揭的证券化,经常和网点的审借员以及按揭经纪人打交道,对在分支机构工作的苦深有体会。但,这就是我们的事业。

  来到经纪业务条线,我有回家的感觉,很想做些具体的事。我们经纪业务委员会的平台组和百事通推导组的同事都很有志向和理想,大家正在一起实现一个梦想——把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到经纪业务中去,让数据挖掘、系统开发、过程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在我们经纪业务中,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

  同事们对我的工作很支持,我也很享受和同事们一起追梦的时光。虽然环顾四周,我们在同行里已经独一无二,但我们仍在竖韧不拔地工作。谈聚类、二叉树等太技术的话题,领导也不一定听得懂;想招聘一些把这些东西搞得很清楚的人,我们也付不起,只好从能做的事做起,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这,可能就是追梦的真正乐趣。

  回想刚到国泰君安,我在风险管理部。分管领导对我的工作很支持,也放手让我们风险管理部的同事做工作。在我的任上,公司有了一系列风险管理制度、有了投融资委员会讨论风险和资金分配,有了授权管理制度和详细的授权列表。这些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至今也没有变化。

  现在,上海有了自贸区,大家都谈金融创新。我们会以更开放的心态、更高昂的热情去追求经纪业务的创新,用我们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经纪业务,让更多后来者因为我们,而来国泰君安追求他们的梦想。

  记者问答

  问:当初您放弃国外优越环境、丰厚报酬,下决心回国,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王:我最想做的就是把国外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带回来,让它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作用。

  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您觉得最有竞争力以及最需要完善的地方分别是?

  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级的建设工程,全国上下高度重视,积极工作和准备。中央给政策,鼓励大胆尝试和探索,地方上围绕这个中心建设开展创新转型。这在其它地方是不可想象的,是竞争力的最直接的表现。

  问:在您看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想要吸引更多海外金融人才,最核心的应该从哪方面着力?

  王:给这些人才在职业发展上有更大的空间。

  问:您认为影响和制约海外金融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

  王:我不觉得有什么制约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客观因素。

  问:您认为,今后高端金融人才是否可以更多地实现本地化培养?为什么?

  王:完全有可能。只要我们的金融接地气,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的金融人才必然会转向本地化。

  问:有人说梦想是可以“成长”的,您的短期(小)、中期(中)、远期(大)的梦想分别是?目前实现了多少?

  王:实际上每天我们都做新的梦。我一直没有安静下来想一下几年前的目标实现了多少,因为每天都会有新梦想。但可以说,我对回国后的工作比较满意。 鲁雁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0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06版:海归心声/陆家嘴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公司探营/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不穿鞋的人”也有梦
广告
新民晚报海归心声/陆家嘴融城B06“不穿鞋的人”也有梦 2014-11-07 2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