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违法建筑不搭建
● 房屋外借不群租
● 居住用房不经营
● 房屋结构不损坏
● 公共楼道不占用
● 身居高处不抛物
● 饲养宠物不扰邻
● 生活垃圾不乱丢
● 公共缴费不拖欠
● 公共娱乐不扰民
本报讯 (记者 张钰芸) 由本报“夏令热线”和市文明办共同举办的“文明居住大讨论”结出硕果。昨天下午,《上海市民文明居住行为规范》正式发布,针对市民投诉最多的十类不文明居住行为,将以“十不”的形式约束居住行为。会上,各方代表发出《文明居住倡议书》,号召上海市民遵守《规范》,提升文明居住意识。
“《规范》的制定来自社会各界的参与。”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副局长顾弟根介绍,通过对近年来市民投诉集中热点的分析,结合委托第三方发布的10万份问卷调查等,归纳出十类不文明居住行为。不少市民还就如何建设长效机制等提出了12类15000多条建议。
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副书记田赛男表示,文明居住既需要小区居民的自我管理,也需要管与罚等多种手段,以德治和法治的形式向陋习宣战。昨天的发布会上,各方代表共同发起倡议,号召上海市民遵守《规范》,提升文明居住意识。
(《文明居住倡议书》见A5版·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