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博会就是一个圈子
方翔
  ◆ 方翔

  打开这两天的微信朋友圈,在上海举行的各类艺术博览会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从老牌的上海艺博会,到新兴的ART021。以至于许多人抱怨,这么多艺博会集聚在同一时间段举行,让人有跑断腿的感觉。而对于每一个艺博会的主办方来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才能让高质量的画廊来到自己的展会上“安营扎寨”。

  艺博会“撞车”,不仅上海有,中国有,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大型艺博会时间冲突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然而,即使是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机构宁愿冒着观众分流的风险,还是按着既定的时间举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方便忠实粉丝们的观展。

  对于任何一家画廊来说,要想在参加艺博会短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开销都赚回来,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因而很多画廊将艺博会看作是集中展示自身艺术水平、达成多方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更加看重的是艺博会能够吸引的专业观众以及消费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艺博会组织者自身的品牌资源,直接决定了其最终能够吸引到什么样的客户,就像申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创办的艺博会,通过艺术与时尚的跨界活动,共同创作新的艺术展览空间,通过自身掌握的高端观众,吸引了众多顶级的画廊参与,立刻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艺博会在国内发展一直都很缓慢,但从去年开始出现的许多新的形式,为业界增添了新生力量,这让我们对于艺博会的发展路径思考更多:不断预告、宣传造势,这些传统的营销模式,是否还是灵丹妙药?摊位尽管不少,人气也属爆棚,为何叫好不叫座?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进入“微”时代之后,艺博会实际上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众多圈子中的一个。未来,艺博会的发展很有可能是利用自身的资源,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互联,让有艺术爱好,而又在不同圈子中生活的人们,能够在艺博会的这个圈子中找到共同的元素,并且通过他们的互相感染,推动艺博会向前发展。

  艺博会规模有大有小,但正如我们的朋友圈,有的人拥有很多的朋友,但发出去的微信没有人关注,有的人虽然粉丝不多,但只要有内容,马上引发大量的转发。所以,艺博会对艺术推动的真正影响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个艺博会来说,其巨大的影响力,本身也是一个粉丝经济,观众数量众多当然重要,但同时也要注重通过自身的独特优势,吸引住了关键优质客户,就可以让更多的画廊集聚到你的周围,产生更大的市场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不败之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上海,时代给艺术的机遇
艺博会就是一个圈子
公告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B04艺博会就是一个圈子 2014-11-15 2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