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玩转器材,变形整个世界
朱平
■ 《阳光谷》 仰拍产生的变形夸张,突出空间表现 张玮 摄
■ 《鱼眼世界》 虚实结合小中见大 肖玉斌 摄
■ 《结构的魅力》 深色背景突出结构之美 董鸿海 摄
■ 《蓝色旋律》 镜头的变形,使灯光的不规则倒影充满韵律 国欣 摄
■ 《顶上风光》 镜头的夸张,使建筑灯光形成逗号的线形 敦玲 摄
  ◆ 朱平

  摄影很多时候玩的就是技术,灵活运用好手头的“长枪短炮”,也是很多人热衷摄影活动的原因,试想,当你用器材将大家都会拍的风景照变成一幅抽象艺术作品时,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说到视觉变形,就不得不提到鱼眼镜头和超广角镜头这“哼哈二将”了。利用鱼眼镜头产生的变形能让整个平面空间产生强烈的立体感,画面线条也变得柔和流畅,趣味横生。《顶上风光》就是通过鱼眼镜头斜上角拍摄的商场中庭大厅顶部,原本就成圆弧状的空间在鱼眼镜头帮助下变得更加夸张,原本静态的画面也显得活泼动感不少。同样使用了鱼眼的还有《伊斯坦布尔地下水宫》这幅作品,画面中昏黄的灯光下古老建筑的圆柱被鱼眼变形,看上去不再那么死气沉沉,而是在立体感中变得更加神秘莫测,就好像让人置身于一个古老的魔法世界一般,偌大的地下水宫里会出现什么未知的生物吗?令人不仅浮想联翩。

  除了鱼眼镜头,超广角镜头的运用也十分常见。在《鱼眼世界》中,拍摄者利用广角镜头透过玻璃装置,将周围空间放大,而将中心的人物缩小到画面中,达到了让观众与作品地位互换的效果,不但显示了作品的趣味性,更能让人上升到一种哲学性的思考中去。《阳光谷》拍摄对象是很多人所熟悉的世博源阳光谷,然而换一个角度,再加上超广角镜头的变形,阳光谷的造型也突然增添了一份陌生感,有无数线条构成的画面也增添了更丰富的空间感。同样采用超广角的《蓝色旋律》却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那是灯光和反光在其中起的作用,幽蓝的灯光映在镜面般的圆石上,产生了斑马纹的效果,在规则分布的灯管与变形扭曲的斑马纹共鸣下,整个画面既有对比又有统一,十分精彩。

  当然,有时候不采用特殊镜头也可以造成变形效果,这就要求摄影者具有更高超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就像《结构的魅力》中,拍摄者首先抓住了被摄物体的形态美,本身它就是一件出色的变形作品;然后采用了仰拍角度,突出了形体,使其变得更加夸张,颇有些画龙点睛的味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玩转器材,变形整个世界
神秘感还需用心营造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B05玩转器材,变形整个世界 2014-11-15 2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