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认为不管是书写什么,都要与其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相契合,在他看来“绝艳清芬名自奇,相看总是岁寒姿”便是呈现那半深半浅、白雪照映的美丽姿态,也表现了茶梅志在利世而不傲世的朴素高洁。当然“山禽应惜栖能稳,两两飞来借一枝”也让人有种和谐灵动的画面感,故而行笔时除了自然平和、字态朴实外,还需稍疾速流畅,在强调点画和结字规整性外,要多注意线条的张弛、字形的错落、墨色的浓淡以及节律的变化,在大小、轻重、疏密、虚实的灵巧布局中,拓展令人遐想的艺术空间。
当然,要达到这一程度,必须得对传统的用笔规律有深刻的体会和掌握,多多临摹碑帖是必不可少的。张伟生老师建议,要临摹些传统经典的,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等等,这些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绝唱,应成为我们极佳的临摹范本。不过历代碑帖都存有书体和风格特点上的差异,要结合个人的习性、爱好以及学习程度等有针对性地择帖,让自己慢慢融会贯通,下笔便会随心所欲。
书写完毕,题款钤印时张老师甚是谨慎,他要考虑题款如何同正文呼应,如何取得和谐、统一的整体艺术效果,同时他也要让印章起到平衡画面的调节作用,并呈现“画龙点睛”之美。
“体悟、历练、修养,是学习书法艺术不可或缺的”,张老师如是说。子悦 文 火麒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