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记上海市城管十佳文明规范执法标兵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一次执法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记上海市城管十佳文明规范执法标兵
曹文清
■ 城管执法部门在建筑工地开展执法检查
  本报记者 曹文清

  日前,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城管执法系统“双十佳”评选活动,十位兢兢业业的文明执法标兵,以及十位爱岗敬业的城管中队长脱颖而出,他们身上的正能量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在他们身上充分彰显了城管执法系统“公正廉洁、忠诚敬业、执法为民、文明规范”的价值观,体现了城管执法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

  沈琦梅

  通宵值班打破先例

  32岁的沈琦梅是奉贤区城管执法大队南桥中队队员,从事城管执法工作已九年。拆除违法搭建、整治夜排档、渣土车设卡、防台抗汛……执法的前线总有她的身影。夜间整治,她和男队员一样工作到凌晨两点才回家,第二天照常上班。有一次台风通宵值班,凌晨4点她接到领导电话,立即赶到现场,发现有家公司的广告店招被大风刮坏,剧烈摇晃。为了在天亮前排除隐患,她和同事们在现场清理到凌晨6时,制服也已湿透。沈琦梅更是打破了女队员不值通宵班的先例,同事们都赞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

  沈琦梅处理市容顽疾时总是耐心梳理,寻找解决的好方法,攻克过不少难题。她为人正直,办案过程中面对当事人的“糖衣炮弹”“明示暗示”都一一谢绝。作为女队员,比起强硬的执法方式,沈琦梅更懂得换位思考,用服务的理念做好执法、疏导,获得市民的理解和配合。

  项立武

  真心关怀赢得理解

  项立武,黄浦区城管执法大队机动队突击队班长,换下戎装穿上制服,班长一当就是6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荣立三等功。

  治理市容,项立武有“四大法宝”——严密的计划方案、规范的执法行为、合理的分工协作、灵活的设备取证。为了做到“不错罚一个对象,不放过一起违章”,现场取证是关键。治理乱设摊时,面对小摊贩的聚众围观博同情,项立武不慌不忙,告知摊贩只要对着摄像机保证不再设摊可免于处罚,这个重要证据在日后的整治中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而在无证乱倒渣土的执法行动中,面对两家目中无人的涉事单位,项立武决定打持久战,24小时轮班固守终于抓到了现行,最终让施工单位在影像资料面前哑口无言。

  对生活困难、患有疾病、迫于生计的执法对象,项立武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秉公执法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帮助。靠真心和关怀,赢得执法对象的理解,也赢得市民的支持。

  范利华

  渣土管理需要耐心

  范利华是嘉定区城管执法大队南翔中队的执法队员,同时担任中队渣土分队分队长。南翔镇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交通要道,在建筑工地和往来渣土车辆较多。范利华说:“工地和渣土管理工作不是靠一天两天能做好的,需要的是坚持和耐心。”他逐渐琢磨出自己特有的工作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服务为先,使对象意识到违法行为的后果,主动配合。他用“文明执法”的管理方式,收集每一处工地和每一家运输单位的情况,加强联系。范利华每年处理、制作案件不少于120个,均做到内容规范和程序规范,无一行政复议和诉讼发生。

  张玮

  解忧排难居民满意

  张玮,古美中队一名默默耕耘于基层一线岗位上的执法队员。由他参与编撰的《古美中队管理操作手册》作为闵行区第一个由基层中队自行编制印发的内部工作指引,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张玮的勤思善虑在队里是出了名的。城管执法工作设计领域广泛驳杂,涉及市容、绿化、环保等10个领域181项职责,在办案现场不可能从书本上翻找法律条款,既难取信于民,又有损城管形象。张玮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在手机上安装“掌上法律辞典”,这项举措后来在全队推广,解决了不少执法中的难题。

  张玮不畏困难,勇于攻坚挑重担。2012年,动过肾结石手术的他旧病复发,医生叮嘱他好好休息,但他坚持带病上岗,跑社区、搞宣传,访居委、解民忧……功夫不负有心人,古美中队该年度的城管进社区活动获得可喜的成绩,居民满意率同比上升17%,投诉率下降19%。

  许山绿

  拆违注重萌芽状态

  许山绿是普陀城管执法大队机动队队员,现借区拆违办工作。许山绿人称拆违“老法师”。之所以称他“老法师”是因为他成功地完成了一个个在别人眼中“不可能的任务”。

  许山绿曾幽默地把自己的拆违心得总结为“坑”“萌”“拐”。他接手的大部分案子,被大家称为“坑子问题”,一些被媒体曝光急需处理的“烫手山芋”、群众反响强烈的急难点没人愿意做,领导就交办给许山绿。他化解矛盾最注重“萌”,即将违法搭建遏制在萌芽状态,否则建成后的拆除成本会非常高。“拐”则是指许山绿善于整合资源,解决难题,主动帮助行政相对人解决生活困难,既借人以拐,也授拐以人。

  2013年10月许山绿被检测出体内有血管动脉瘤,需入院手术。一天,他正在现场指挥办案时,接到妻子的电话:今天入院,明天手术。放下电话,他仍坚持现场指挥,直到工作全部结束后,才匆匆赶到医院。

  邱贤

  同事眼中“拼命三郎”

  32岁的邱贤是青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赵巷中队机动组大组长,2006年大学毕业正式踏入城市管理行业,8年的城管生涯,他已从一名新人成长为执法业务能手,成为大队较为年轻的后备干部。

  邱贤经手的每一起案件都让当事人无法找到漏洞,认错认罚。2013年在他的带领下,查处的渣土案件数较往年翻番,且无一起申辩案例。今年5月,赵巷镇实事工程新城一站大型居住社区落成,需设一支执法队伍长期驻守。“大居”工作区域广泛、任务艰巨、条件艰苦,邱贤同志却主动请缨,短短两个月内理清了工作思路,做到“内部管理有序,外部巡查有质”。

  执法中难免碰到熟人,有些甚至是邱贤的邻居,然而他总说“来者何人我不管,我只管好我的一亩三分地”。他坚持8年的早中班工作制,有一次甚至连续工作48小时,同事们都说他是“拼命三郎”。

  杨敏

  城管核心在于“法”字

  杨敏是一位80后小伙,他用逻辑思维、法律知识和办案手法,成功查处了多达114起大案、要案和难案,罚款金额近80万元。

  刚踏上岗位,杨敏就意识到城管工作核心在于“法”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业余时间静心学习、认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他多次参加市、区举办的法律法规竞赛,先后荣获市局法律知识竞赛二等奖、第一届上海市绿化市容行政事务受理业务技能竞赛优胜奖等。

  杨敏坚持学以致用,凭借法学理论功底和一线执法经验,查处了多起大案要案,创造了松江城管执法史上多个“第一案”。2013年3月,泗陈公路发生一起偷倒渣土案,在缺少直接证据且当事人不配合的情况下,杨敏根据车辆登记信息确定违法行为人,通过GPS及监控录像确定违法事实,最终使得涉案人两个月后主动投案,接受处罚,并使驾驶员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成为松江对渣土偷倒违法行为人行政拘留的“第一案”。

  魏君

  赤手空拳制服暴徒

  2004年,魏君作为杨浦区城管执法大队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第一批大学生,以全日制本科生、武术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城管大队。

  回忆起当年的泼油事件,许多队员都说“幸亏魏君在场”。一次整治中,执法人员发现一家占道经营的早点店,决定暂扣处理。男当事人后来情绪激动,挥舞菜刀,魏君眼疾手快抓住当事人的手腕将其制服在地,其他队员也上前劝其冷静。这时,女当事人误以为城管殴打其老公,舀起烧得滚烫的油疯狂乱泼,队员们急忙四处躲避。紧急关头,魏君冒着危险冲了上去,死死将其双手控制住。在这一过程中魏君的手部受伤,但避免了一场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作为五角场镇中队大联动执法大组长,魏君带领组员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安波路、民京路等多个因占道设摊形成的大规模“马路菜市场”问题,取缔了黄兴路大润发门前、中原路欧尚超市对面等多处夜排档集聚点,突出的成绩多次得到大队及镇政府领导表扬。

  张煜

  面对威胁毫不妥协

  张煜是闸北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北站执法中队的见习队长。他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清晨6点上班,他总是四五点钟就到了,利用早来的几个小时制作法律文书、处理疑难案件。晚上10时下班,他总是11时再离开,为了不让夜排档回潮。

  张煜不畏艰难,敢于碰硬。2014年3月,执法人员在罗浮路东新民路口发现一个自称“老山东”的外来人员占道设摊,执法人员依法采取暂扣,“老山东”却极不配合,一会儿又哭又闹,一会儿恶语相向。张煜不卑不亢,一面告诫“老山东”摄像机正在取证,撒泼没有用;一面积极主动和他交谈,拉近距离。最终让“老山东”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七浦路商业街是北站中队的管理重点,也是长期存在的难点,张煜为此时常接到威胁短信、电话,但他毫不妥协,坚决拔掉“钉子”,取缔违章。

  滕艳琴

  善于借力解决难题

  长宁区城管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新华中队队员滕艳琴,曾代表上海队参加过两届全运会。当年她英姿飒爽地驰骋在柔道赛场时,也许不曾想到,自己将肩负起守护城市洁净的职责,成为城管中的“女中豪杰”、“巾帼之范”。

  2003年,退役后的滕艳琴成了一名执法“新兵”,陌生的工作环境与过去的柔道赛场截然不同,初来乍到的不适应让她暗下决心,一定不能掉队。滕艳琴常常虚心求教,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对法律法规的认识。短短几年间,业务能力脱颖而出,主办的一般程序案件数,一直在长宁城管执法大队中数一数二。

  作为女队员,滕艳琴在处理案件时有自己的方法,她心细、肯动脑,善于依托各方合力解决难题。今年新华路新开了一家水果店,店主将跨门经营,态度蛮横。她直接找到这家水果店的总店,利用总店管辖新华路分店,对跨门经营行为予以约束,最终店主主动整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名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每一次执法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新民晚报专版A12每一次执法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2014-11-25 2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