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徐汇区建设“睦邻点”的报道,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是个家庭妇女,当年,好几家邻居都把家里钥匙交给她。于是,邻家孩子回家吃午饭,由外婆管;突然下雨了,邻家晾的衣服由外婆收;冬天,邻家晒的被子,也由外婆及时收进屋,保证被子满是太阳的香味……
外婆离开我很久了,这样美好、温暖的邻里关系似乎也在渐行渐远。
徐汇区建设“睦邻点”,是一种就近、自愿、自治的老年家庭互助养老模式,老人之间既可以聊天解闷,又能够相互照应,在“深度老龄化”的上海,不妨在全市推广。
好邻居,不仅仅是老人需要。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生活里总是少了些什么吧?中央把“友善”二字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主、自由这样重量级的词汇并列,是有深意的。
推广“睦邻点”,需要政府部门的力量。但是,在电梯里给邻居一个微笑、一声问候,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