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民生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浦东文化艺术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结合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高大上” 也要“接地气”
——浦东文化艺术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结合
宋宁华
■ 浦东民舞国际大赛 薛春会 摄
■ 小朋友在剩余价值环保展玩得很开心
  浦东文化艺术节自2011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每年的浦东文化艺术节宛如一场盛大的文化艺术“嘉年华”,让浦东市民能够“零门槛”共享浦东的文化特色。

  浦东文化艺术节影响力不断加强的同时,将办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相结合,力求为所有群体都烹调出令人满意的公共文化“大餐”,实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我的节日我做主”

  2014浦东文化艺术节期间以“我的节日我做主、我的节日我参与、我的节日我点评”为宗旨,在文化艺术节期间新区面向社会发布了浦东文化艺术节征集令,公开征集艺术节的“好点子、好项目、好方案、好活动”。共同为举办高质量的文化艺术节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这也是浦东整合资源、转变职能、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的社会化参与方式的新举措。

  这次的艺术节注重群众的参与性,使浦东新区坚持文化惠民、共建共享的理念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征集令将筹备文化艺术节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通过汇总社会多元文化需求,找准市民文化审美取向。

  文化艺术节以此为基础,推出音乐、戏剧、歌舞、书画、摄影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数百场,在文化艺术节期间,市民可以欣赏到浦东市民广场周周演、优秀院团下社区周周演、文艺巴士沿江沿海百村行展演展示,“缤纷长三角”系列邀请赛,创作节目汇演等舞台演出活动。

  “浦东不仅有‘高大上’的国际化活动,同时也有着‘接地气’深入基层的‘文化惠民’。”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介绍,本年度“百场文艺巡演”在2014浦东文化艺术节期间再次升级,并呈现出两大新亮点:浦东群文演出登上世纪公园大舞台,与“大黄鸭”同场争艳;“浦东文化巴士”进行“沿江沿海百村行”,则将文化大餐送到郊区田间村口。

  “大黄鸭”送来群文“周周演”

  10月23日,18米高的正版“大黄鸭”游入世纪公园镜天湖,正式拉开“世纪文化创意汇”的序幕。这场大型文化活动将持续1个月、平均每天能吸引数万客流,而浦东群文“周周演”活动作为创意汇的重要项目之一,登上了世纪公园的室外大舞台,并在“大黄鸭”展期内的每个周末“约会市民”。世纪公园室外大舞台由此一跃变身成为浦东群文舞台。台上的市民演员演得卖力,台下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看得入神。“既能看到萌萌的‘大黄鸭’,又能欣赏到精彩的演出,10元票太超值了!”游览“世纪文化创意汇”的游客一举两得,而作为新区群文配送品牌的“百场文艺巡演”,也因为大黄鸭的到来增添了人气。

  记者了解到,从2004年启动的浦东“百场文艺巡演”,使文艺演出下沉到社区,在全市开风气之先。今年的巡演不但数量再次升级,扩展到500场,也在本届艺术节中首次登上世纪公园大舞台。34支浦东街镇群文团队,每个周末以精彩的演出“约会”市民。一辆能够解决郊区文化展演场地灯光不够的问题的“浦东文化巴士”也加入“百场文艺巡演”,开展“沿江沿海百村行”,为偏远村居送来文化大餐。

  “沿江沿海百村行”作为本年度“百场文艺巡演”的新板块,于浦东文化艺术节期间启动。活动还将演出带入六团、泥城、航头等地的百余个偏远村居。在村里一片不大的广场上,一辆拖着集装箱、外表普通的东风卡车,在10分钟之内,“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面积近100平方米的大舞台。

  这台会“变身”的多功能舞台车,是浦东专门为了解决郊区文化展演场地灯光不够的问题,花费数百万元采购来的“浦东文化巴士”。工作人员在舞台车上置好布景、插上音响,演员们一个个粉墨登场。有观众表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户外演出感觉更贴近乡里,仿佛有了童年时在田间看戏的感觉。” 

  据介绍,“浦东文化巴士”今后将成为“百场文艺巡演”的固定招牌,把更多演出送入浦东偏远乡间。

  搭建市民当“文化达人”的舞台

  浦东文化艺术节是一场“艺术的盛典,大众的节日”,经过4年的培育,这一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日渐增强,越来越多市民开始关注这个舞台。而每个参与者所收获的,不仅是艺术带来的愉悦和欢乐,还有自身蕴藏的艺术能量。在今年的浦东文化艺术节的菜单上,贴心设置了数十场群众才艺展演和百余场基层群文活动。在这个为普通市民搭建的草根舞台上,一位位“文化达人”竞相秀出自我,人人参与传递“文气”,个个秀出了自我的风采。

  更多“零门槛参与”的文化赛事报名同样火爆:2014高桥镇文化艺术年,依托186支高桥镇群众文化团队,开展了500余场惠民活动,累计辐射观众近10万人次。“彩墨追梦——2014浦东新区第四届市民美术、书法、摄影大展”、“陆家嘴好声音”首届浦东中外青年歌手大赛、“临港南汇新城杯”上海市民摄影大赛、唱文明歌跳文明舞——2014浦东新区广场舞大赛、七彩人生梦上海市故事邀请赛、梦圆浦东说身边人、讲身边事浦东职工故事大赛、南腔北调大比拼映东职工才艺擂台赛等比赛零门槛面向普通市民,吸引了数万名人次参与。据统计,仅“彩墨追梦——2014浦东新区第四届市民美术、书法、摄影大展”就收到市民作品1200余件。

  事实上,浦东的群文舞台从来不缺“达人”,而浦东文化艺术节则把他们聚集到了一起,提供了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今年艺术节期间,“缤纷长三角”群文系列邀请赛的7大赛事在各社区精彩上演,川沙的戏曲、大团的声乐、东明的创意彩绘、惠南的莲湘、康桥的琵琶、泥城的舞蹈、祝桥的曲艺,每一项赛事都设有竞赛展示项目和团队交流活动,展示了浦东“一街一品”的文化特色,也让浦东的文化达人开了眼界。“南腔北调大比拼——浦东职工才艺擂台赛”今年已经办到了第4年,报名人数年年递增,节目水准个个精良,外来务工者来了,医生护士来了,金融白领也来了……无论是浦东本地人,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上海人,都在这场综合性的才艺竞技中秀出了自我的风采。

  群文创作取之群众,惠及百姓

  浦东群文创作来自民间,扎根乡土,取之群众,惠及百姓。一年一度的“大地芳菲”浦东新区群文创作节目汇演,荟萃了舞蹈、音乐、戏剧、曲艺4个艺术门类的82个群文新作,是浦东多年来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节目最多、水平最高的一次汇演。上海市群文专家评选出的优秀节目,将于明年参加“上海之春”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

  浦东市民还以自发创作的形式,倾注对祖国母亲、对浦东开发开发的真实感情。在“向祖国致敬”共和国同龄摄影家作品展上,50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摄影家,以116幅摄影作品,记录下共和国多姿的线条、多彩的画面,以及上海发展的一个个重要时刻。在“美丽中国”文化新地标全国摄影(浦东)大赛中,31位上海获奖者中就有24个浦东人。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东方明珠电视塔、东方艺术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南汇嘴观海公园、东方体育中心、中华艺术宫等特色鲜明、人文元素突出的浦东文化地标,以美轮美奂的视觉语言,反映出新区开发开放20多年来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成果。 

  无论是“高大上”的黄浦江畔,还是可以闻到泥土芬芳的乡间小陌,浦东文化艺术节期间,文化活动中到处活跃着普通市民的身影……围绕文化建设的公共惠民目标,2014浦东文化艺术节在1200平方公里的浦东大地上,开展了近数百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这片改革热土上工作、生活的人们,都能感受文化气息,参与艺术创作,体验佳节的快乐,也让更多浦东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名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要“高大上” 也要“接地气”
新民晚报民生上海A26要“高大上” 也要“接地气” 2014-11-25 2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