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条首战“不打烊”
“双十一”过后钱包就瘪了?忙于网购“黑色星期五”无暇来店?记者昨天在巴黎春天五角场店发现,尽管像往年一样早早做足准备,但昨天中午商场开门时却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开门长龙;不过,到傍晚下班时分,闲了大半天的商场“黄马甲”终于又忙碌起来;到了昨晚21时过后,店堂内开始人气爆棚;尤其到今天零点“满赠”阶段,半小时里更出现了摩肩擦踵赶“血拼”的景象。
统计显示:除了有40%都是新品的服装鞋帽人气旺外,今年首次参战“不打烊”的黄金也分外受追捧,而这是传统电商促销中不敢想的事。
促销跨越“双十一”
实际上,巴黎春天的“不打烊”,并不是今年最早的申城岁末传统百货促销。从11月上旬到月中,新世界城、第一八佰伴等申城单体百货冠亚军已率先开启促销大幕。像秋冬购物节连做10天的新世界城,促销时间上正好跨越“双十一”前后,除了满100元减60、40或20元不等,还有满1000元再减100元的额外折扣。而其后“接棒”的太平洋周年庆,则把岁末促销从“双十一”后持续到月底。
同时,如今沪上各大百货也对网上促销手法越来越熟悉。此前,太平洋百货就携手淘宝网、大众点评团、美团网站,推出10万张89元现金买100元的团购预约券;新世界城网上商城联合大众点评网推团购,购物满额能拿到最高10%返利。
“剁手党”开始反思
“小部分很便宜靠抢,大多数拉平成本但是鸡肋,小部分不降反贵”,在“双十一”“黑五”的双重洗礼下,“剁手党”们这两天也开始反思。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认为:作为网上人造节,“双十一”和“黑五”的表现就是起了一个鲶鱼效应。现在出现的消费者对“双十一”和“黑五”的反思,对店商而言反而是增加表现力的加分机会。只要实体商家实实在在地真正按照促销方案走,把消费者重新“吸”进店里不是没有胜算。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