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艺术家倪志琪作品收入新加坡邮票史
~~~——上海艺术家倪志琪作品收入新加坡邮票史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国界的艺术见证
——上海艺术家倪志琪作品收入新加坡邮票史
  2014年11月14日,由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出席并主持剪裁的“新加坡总统慈善画展”在新加坡旧国会大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倪志琪教授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艺术家参加此次画展。同时新加坡也将倪志琪的作品《马》《空间》《堤》和《船》收入新加坡邮票史,并制作成邮票限量发行。据了解这也是新加坡邮票史上第一次收入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张大千、徐悲鸿等前辈艺术家。此次邮票以纪念型“小全张”的形式发行的,共出版900套,发布当天便被一抢而空。新加坡文化官表示:“当下社会对艺术的评价已经不拘泥于恪守的内容与表面的技法了,作为总统慈善画展作品的选择更多的是对艺术‘当代性’和创作‘价值观’的审视。” 

  问:你这次四幅作品属于综合材料绘画,所希望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倪志琪:我想以作品中简单到极致的表现手法,将平和、宁静、空朦的视觉感受,单纯直观地分享给人们,而对作品理解的升华源于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作品《马》用三种不同明度的色块烘托了“海”给人们带来无法描述的抽象语境,前景飘然而过的白马,记录了我在那一刻感受到的一种生命的冲动,具象生命与抽象意境之间的对话,给我带了新的思索;《空间》表现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促膝远眺大海。宁静的海岸和无尽的天际线,无法阻止人们去穿越画境,回顾那一份不平静的历程。简单的二维空间在不同色彩基调的对比下,产生了三维的空间张力,并将人们引入了对四维叙事性空间的揣摩;《堤》视觉更加简洁,画面通过横纵接近两个三分之一的构图形式,营造空灵且不失主题的空间感受,天空、大海、堤岸、阴影收于一“点”,这一“点”令人神往。《船》应用了存在主义观念,描绘了海岸上一只被分解的渔船,孤身残影的异性近景与海天一色的远景产生对比,唤起观者内心的反省。

  问:你得到了新加坡总统陈庆炎的接见,他是如何评价你的作品的?

  答:陈庆炎总统非常喜欢这套作品,总统认为这套作品都是以“海”为主题,与新加坡面临海的地理环境,海派文化的积淀都是一种耦合。作品用视觉营造时空,用时空辩证“有、无”之间的文化意蕴,对生活在快节奏、现代化都市的人们来说,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抚慰的良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家装专版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家装专版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观点/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人物
   第B04版:样本/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展览
   第B06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B08版:活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10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2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装置艺术挑战大众审美习惯
穿越国界的艺术见证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聚焦B07穿越国界的艺术见证 2014-11-29 2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