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拜师何必下跪
王石川
  王石川

  拜师古已有之,下跪几成惯例。几年前,一场正规而盛大的拜师仪式在沈阳本山影视基地小剧场举行,34名弟子及1名弟子代表向赵本山“大拜师”,给师父叩首敬茶。消息传出,被批“很丑很封建”。日前,一组北京凤凰岭书院开学典礼上学员跪拜老师的照片,被网友斥道:“跪,不是中华文明精华,而是必须扫进历史的不平等垃圾。”

  网友反应激烈,并不奇怪。早在百载前的中华民国初年,就从制度上正式废除了跪拜与作揖礼节。其后,针对主张跪拜的康有为,“否则要此膝何用”,鲁迅先生还挖苦、嘲笑过,所谓有形的辫子剪掉了,脑后仍挂着无形辫子;跪拜虽被废了,“阿Q”被过堂时“膝关节仍然自然而然地宽松,要跪下去”,尽管两旁十几个长衫人物吆喝出来:“站着说!不要跪!”他仍然“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

  时至今日,有教书先生为劝学在课堂上下跪,有教授跪求政府治污,“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演讲时鼓动学生下跪,某书画学校校长向《弟子规》虔诚跪下,美其名曰“振兴国学”;至于受到村霸欺凌,跪求政府反腐,或受到政府接济,村民为表达感激之情下跪的,也不是没有……

  “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一些人的膝盖不能软。具体到拜师,双方自然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他人不宜置喙,更何况当事人还给跪拜安插了美妙的名义和高大上的意义——凤凰岭书院教务长韩国栋表示,跪拜的目的在于“尊师重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的诠释和传承。

  这话似乎没错,“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人还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树立道德仁义观念,必须靠礼仪来完成;实行教育训诫、端正风俗,必须靠礼仪才能齐备。既然拜师,不跪拜怎行?没有适当的礼仪怎显示出诚意?问题是,天知道所谓的跪拜阵势,究竟有几分“尊师重教”的内涵,还是利益使然?赵本山的一名弟子道出了真相:“拜师前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而已,跟上师父之后有房有车,总算熬出头了。”

  老祖宗留下的拜师方式,没必要一成不变。几年前“夫妻笑星”倪明、夏文兰收徒,媒体记录了当时场景:朱军、刘亚伟、李义、童辉等12位业余相声演员,手捧鲜花一字排开,向倪明、夏文兰行拜师礼。坐镇现场的国内相声界泰斗、87岁高龄的张永熙先生动情地说:“我不赞成‘跪拜礼’这种旧时代的方式。咱今儿就立个不成文的规矩:从今往后拜师,绝不再行‘跪拜礼’。”

  拜师不再行“跪拜礼”,相声界这个新规立得好,像小品界、书画界,是不是也可参照呢?当然,非要跪拜,谁也干涉不了,但请少制造一些动静,更别打着弘扬优秀传统的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16版:慢病/新民健康
网络不是药品安全的法外之地
假多假少
言情剧加魂斗罗
深化改革容不得“庸官懒政”
“吊”车
拜师何必下跪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拜师何必下跪 2014-12-09 2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