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灯渐暗、音乐响起,舞台的幕布上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一片海底的景象,隐隐有一艘沉船倾斜着,字幕简单介绍了120年前那场战争的情况。伴随着《大海啊故乡》的歌声,在纱幕背后,陆陆续续站立起一个个人影。随音乐的转换,舞台上的场面切换到了当年邓世昌、刘步蟾等一批年轻人从马尾船政学堂毕业时的情形……《邓世昌》是沪剧舞台上较为少见的“男人戏”,不仅剧中的一号角色是男性,全剧中有名有姓的角色也仅院长茅善玉扮演的邓世昌的妻子是女性。整出戏的舞美颇有特色,主视觉是层层叠叠的不规则弧形,可以随着灯光变幻成海浪、云彩等不同的场景。而在最后一场海战中,以竖立的桅杆、移动的平台、仿若激光炮的灯光灯等来营造战斗激烈的场面,颇为壮观。
虽然沪剧舞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有一部描写同一段历史故事的作品《甲午海战》,但《邓世昌》的剧本完全是另起炉灶,《甲午海战》中两段著名唱段也没有被加入到新作中。而这一点虽然沪剧院方面早已再三说明,在新剧中也为邓世昌设计了十多段唱,但依然有一些老观众觉得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