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开放措施辐射浦东
会议提出,将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扩大开放举措,并将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
负面清单继续缩短在意料之中。今年11月7日,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接受中央及上海媒体联合采访时就表示,2015版负面清单的修订工作已在进行之中,并强调“新的负面清单一定会有调整空间”。
浦东新区也迎来重大利好,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优先辐射区域。此前,浦东已经对不涉及法律法规调整的部分政策率先复制推广,此次获得国务院批示,将迎来全面对接自贸区的时刻,陆家嘴、金桥、临港地区将有机会享受“类自贸区待遇”。上海金融办主任郑杨12月10日在第三批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就表示,将会总结评估自贸区金融创新措施,部分可能辐射到浦东或上海全市。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试点经验还将进一步在全国推广。会议指出,除涉及法律修订等事项外,在全国推广包括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28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6项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措施。
粤津闽自贸区获准设立
第二批地方自贸区的设立也终于靴子落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会议要求抓紧制定新设自贸园区具体方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调整实施相关法律规定。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表示,新设的三个地方自贸区将会各有侧重,上海自贸试验区仍将是唯一的综合性自贸区。“福建的特点在于对台,将以两岸经贸合作为核心。天津重点则在制造业和融资租赁业,目前东疆保税港区在租赁领域已经成为领头羊。广东则有临近香港的地域便利,利用粤港优势升级现有经济。”
金融业开放将谨慎为之
在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一直受到外界关注的金融业却并不在此列。对此,靳玉英表示,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我国产业转型的重点,扩大开放后能尽快引进国外竞争机制和技术。相比之下,金融业具有特殊性,监管过严难以辐射,太松又容易对区内外产业产生冲击。再加上国际金融环境不稳定的大背景,其开放政策应谨慎为之。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