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股票数量增多
本周一上证指数在上冲3200点未果后,出现了震荡行情,周二上证指数暴跌94.84点,昨天盘中再跌百点,最低探至2934.91点,尾盘上翘,最终报收2972.53点,下跌60点,跌幅为1.98%。
虽然两天里从最高点已经下跌了200点,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大关,但投资者没有丝毫惊慌,甚至还有些高兴,因为大盘下跌不等于股票下跌,昨天两市上涨股票接近八成,主要是金融等权重股跌幅较大打压了股指,而小盘股反而多数上涨,周一暴跌的创业板指数昨天上涨1.55%。
这段时间以来,投资者逐渐习惯了指数与个股的跷跷板现象,也明白上证指数行情实际上就是一小部分蓝筹股的行情,与八成股票没有关系,而指数下跌就轮到小盘股上涨了。这种轮动行情造成一种很奇特的现象:指数上涨不一定赚钱,指数下跌不一定亏钱。
正因为如此,投资者对大盘下跌就没有什么惧怕,而大盘股与小盘股的跷跷板现象相信还会存在,可能成为A股市场中一个新常态。
慢牛行情才能持续
即使持有大盘蓝筹股的投资者,对大盘下跌也有思想准备,因为近期指数上涨行情的确是过急,而快速上涨行情总是难以持续的。
昨天造成上证指数大跌的主要还是金融股,其中,券商股跌幅最大,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跌幅都超过9%,保险、银行跌幅也不小,中国平安下跌7.13%,建行、交行跌幅超过5%。此外,基建、航空、钢铁板块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南方航空、中国国航、马钢股份等跌幅也相当大。
但是,这些权重股跌幅较大数量并不多,由此造成昨天二成股票下跌,近八成股票上涨。事实上,昨天下跌的股票都是11月底已经涨幅相当大的股票,如中信证券作为最大的券商股,12月以来最高涨幅翻倍。获利回吐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投资者普遍认为这种回调是必然发生的正常现象。
融资融券余额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大盘股降温,成交量也大幅萎缩,昨天沪深两市成交额不到6000亿元,只有最高峰的一半,回归到11月底大盘启动时候的水平。这种回归也是正常的,万亿成交额不可能是常态。与此同时,融资融券余额也下降了。
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回归常态,疯牛毕竟只能一时,慢牛才能持续。一波疯狂的行情恐怕已经过去,市场人士认为,大盘将围绕3000点上下震荡。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