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大众出版风向标
著名作家迟子建已经确定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带来新书,她的这部长篇小说叫《群山之巅》。小说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叫龙盏的小镇,既有史诗的壮阔,也有诗意的抒情。在本月的《收获》杂志上首发。新年中将出新长篇的名家还有严歌苓,这位近年多产的人气女作家,在去年连续推出《妈阁是座城》《老师好美》等长篇小说后,在今年第二期《收获》上将发表新长篇《护士万红》(暂定名)。
《收获》编辑叶开还透露,阿来已经向《收获》投去一个很有分量的中篇小说,在两人交流里,也流露了一个长篇的写作计划,具体内容是什么暂时保密,不过阿来的创作依旧会以藏区边缘性的文化生活为主,可以看到当地文明如何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他的作品母题一直关注着这个立场。曾以《石榴树上结樱桃》轰动德国的著名作家李洱也在写50万字的长篇,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在《收获》发表。
其余一些作家的写作计划,《收获》编辑部也有所耳闻,但暂时还保密着。对2015年的文学创作态势,叶开持乐观态度,他提醒:“中国活跃的作家群体很大,不应为个别作家的休整,就整体就沉积下来。好多年没有作品的作家,某一年就会有新的作品。我认为没有必要,把目光只停留在少数作家身上,中国目前的中生代作家还是一个庞大的创作群体。”
期待莫言创作反腐题材小说
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聆听大家”专访著名作家莫言实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表示,他一直有创作反腐题材小说的想法,目前正在认真构思准备。当然是用戏剧的形式来写,还是用小说的形式来写,还没有完全想好。但毫无疑问是在写人的。莫言曾在《天堂蒜薹之歌》《酒国》等小说中,对腐败现象和官僚主义进行了批判。
“面对权力,面对金钱,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对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块试金石。把人物放在这样一种激烈的矛盾冲突当中去考虑,把人物灵魂放在道德、法律的这么一种显微镜下来研究,确实容易写得比较深刻。”莫言说,迟迟没有动笔,就是希望写出来让我自己首先满意,而且希望写得深一点。
2015年年初的文坛稍微显得寂静。除了莫言的发声之外,其余几位老名头的文学作家如余华、苏童等,尚未公开显露出自己的大篇幅的写作计划。
短篇契合碎片化阅读需求
2014年,青年作家张嘉佳出尽风头,他在文坛的名声的爆发,成为了现象级的短篇小说作家,能够登榜年度作家富豪榜也在情理之中。这凸显出一个事实,短篇暖文故事集,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不仅仅从产品数量,产品的销量也在文学类图书版块里大放异彩,完全契合了当下碎片式的阅读需求。
除了扛旗的张嘉佳推出《让我留在你身边》以外,微博红人大冰《乖,摸摸头》3周内发货20万册,博集天卷近日出版的《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等都是这一系列的作品,销售势头生猛。这些作品的作者身份背景复杂多元,在网络上都积聚了超高人气。
有评论就认为,近年年轻读者已经更新迭代,传统给读者已经成长,更年轻的读者在产生,他们要求讲真话,讲实话,有干货,更有趣更好玩的文字。互联网导致了消费行为发生变化,需要投入很大精力以及具备仪式感的长篇阅读很难在当下形成潮流了。而近年的短篇小说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兼具冷幽默和暖思想,和新一代90后年轻人人群的情感经历和诉求一致,极其贴合当下的碎片化阅读需求。
这种立竿见影的短篇创作习性,已经被其他作家、出版人和电影人敏锐地捕捉到,不出意外,2015年的短篇创作,估计还会是“张嘉佳们”等暖男作家纵横扬威的时代。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