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从2012年开展“阳光之家”作品市场推广项目以来,各区县“阳光之家”手工艺品水平显著提升,手工艺品销售额也逐年上涨。据了解,截至去年11月,本市“阳光之家”手工艺品年销售额就已完成7万多元,这些资金将全部返还给“阳光之家”。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已建立淘宝网络销售平台及4家实体店,帮助“阳光之家”手工艺品走向市场。
记者从万邦关爱服务中心获悉,今年,中心将在实体店与淘宝网店的基础上推出微信“慈善微商”,开拓新的慈善商品义卖平台。
爱心专柜已有四家
2005年,上海市开展“智障人士阳光行动”,在各街道、乡镇建立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性机构——“阳光之家”。“阳光之家”搭建了一个让智障人士走出家庭、融入社区的平台,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和康复训练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进而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目前,全市共建立“阳光之家”服务机构227所,注册学员8500多名,提供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近900名,他们为智障人士的生活保障、身心康复和社会融合付出了心血。
手工艺品的制作是“阳光之家”学员康复训练和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阳光之家”里,智障学员们学习编织、绘画、剪纸、雕刻等手工艺技能,并在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帮助下,制作了一批别具特色的手工艺作品,这些作品设计精巧、做工细致、蕴含特色,不仅是智障学员学习与劳动成果的展示,体现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而且凝聚了辅导人员和各界关爱人士的心血。
为拓宽“阳光之家”手工作品销售通路,开拓学员作品商品化的新渠道,从2012年开始,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和上海万邦关爱服务中心开展了“阳光之家”作品市场推广项目。目前,已在长宁区缤谷文化休闲广场城市超市、黄浦区日月光中心广场城市超市、申活馆、普陀区百联中环购物广场开办了四家“阳光之家”爱心实体专柜;此外,“阳光之家”网络销售平台——天使手工淘宝店铺已经面世。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和上海万邦关爱服务中心还每年开展串珠配饰、实用布艺、十字绣、编织类、陶艺、装饰画、剪纸类和淘宝网客服等20余个项目、300余人次的技能培训,并通过创建上海市“阳光之家”项目推广网站(www.10000care.org),与全市227所“阳光之家”实现网络对接,及时交换产品信息。
智障导购主动热情
小高是一名患有智力障碍的残疾人姑娘,2012年她成为“阳光之家”慈善专柜首批残疾人导购员。她的工作就是向顾客介绍专柜商品的特色,并且统计销售情况。这份工作对导购员的表达能力与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虽然小高是残疾人,但她非常喜欢与别人沟通,每当看到有顾客在专柜前驻足,她都会热情主动地上前打招呼,介绍专柜的产品。顾客往往会被她的真诚与热情所打动,最终解囊购买。
小高表示,她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被顾客夸奖。有一次,一位顾客对她说:“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专柜导购员,甚至比健全人更主动、更热情。”小高说,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除了这是她稳定的收入来源外,来自顾客的认可对她而言同样非常宝贵。
万邦关爱服务中心是上海“阳光之家”手工作品销售项目的运营方。中心的主任赵晴告诉记者,小高能成为导购员是非常幸运的,还有更多的智障残疾人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更别提拥有一份随时可以与人交流的工作。因此“阳光之家”一直致力于为智障残疾人创造这样的机会,因为一句夸奖与肯定,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礼物。
今年推出“慈善微商”
截至去年11月,本市“阳光之家”手工艺品销售额完成7万多元。但赵晴表示,相比投入的各种成本,利润其实并不高,这一项目的成果也并不是以销售额作为标准。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人们看到这一群体的努力,帮助他们自食其力,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赵晴表示,“阳光之家”慈善专柜开设的意义就像一扇“窗户”,让市民从中能了解智障残疾人群体的生活,也让残疾人能够通过“窗户”接触社会。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阳光之家”慈善专柜将推出微信“慈善微商”,通过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人了解爱心助残事业,了解智障残疾人的努力。
本报记者 李一能
相关链接
● “天使手工”淘宝店铺:http://shop71162305.taobao.com
● 实体店铺地址:
城市超市天山店专柜:天山路341号缤谷文化休闲广场一层
城市超市日月光店专柜:徐家汇路618号日月光中心广场B1层
申活馆专柜:北京西路1829号一层
中环百联专柜:真光路1288号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