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部长级会议将主题定为“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共同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充分体现了双方期望推动中拉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发展的决心。
一项标志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四国,并在巴西利亚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成功举行历史性的集体会晤。双方共同宣布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这次会议是落实此次历史性会晤所达成共识的重大举措,标志着中拉整体合作从构想成为现实。
两个特点
此次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有两大特点。
第一:落实快。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宣布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此次部长级会议距离这一机制建立仅不到半年时间,充分体现中方对拉共体伙伴的重视,也显示中拉双方对互惠合作的期待。
第二:规格高。中方参加人员包括中拉论坛中方筹备委员会共同主席外交部长王毅、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商务部长高虎城等。拉共体方面,截至5日下午,已有30个国家的外长或主管经贸投资、旅游、科技的部长确认参会。
三大期待
作为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也是2015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年大戏,此次会议又有哪些看点呢?
第一,“主场外交”有期待。此次会议是中国今年首场主场外交的重头戏。习近平主席将与多位拉共体成员国领导人将从战略高度、长远角度对中拉合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二,打造合作新模式。中国的对外合作,一直秉承平等互利原则,与拉共体的合作也是一样。阿根廷亚洲与阿根廷研究所经济学家古斯塔沃·吉拉多认为,与一个强大的中国发展合作关系,将为拉美国家带来一个全新的南南合作模式,因为与历史上同欧美国家不对等的经贸关系相比,这种南南合作模式更加注重彼此的长远发展需要。
第三,探寻全新增长点。2015年,发展仍是全球不变主题。中国与拉共体深化合作,寻找增长契合点,有利于双方更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也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助力。
在习主席去年访拉期间,中方提出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对拉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两大目标”,并提出“1+3+6”中拉务实合作新框架。
这是指一个未来5年合作规划;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三大引擎”;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六大领域为合作重点。专家认为,这6个重点领域极大拓展了双方的合作范围,除传统的能源资源合作领域,其余5个领域有望成为中拉未来合作的新增长点。 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