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谍战大戏《锋刃》播出后,本报就《锋刃》中一些情节的“硬伤”提出了批评。对此,《锋刃》编剧兼导演刘誉在接受一些媒体采访时作出回应,虽有认错之意,但仍以种种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甚至为错误辩解。
本报批评《锋刃》一开播即露出违背历史事实的破绽——一个庄严深沉的男声旁白道:“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天津卫,三万五千日军未发一枪一弹就在这里登陆,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这个从汉代以来就形成的中国北方海运重地。”这其实有悖于真实历史——忘记了载入抗战史的“天津抗战”。
对此,刘誉回应说:“原剧本是指未发一枪一弹在塘沽港登陆,不是指未发一枪一弹占领天津全境。剧里这样说虽然有夸张的嫌疑,但这只是艺术表达的手法,而不是历史的叙述。”刘誉补充道,如果在旁白中加“塘沽”二字就更准确了。
编剧与导演同属一人,称原剧本未错,而是后来的旁白出了错,这更令人费解。天津卫是天津古时的叫法,而塘沽港只是天津市的一个港口,就像吴淞港对于上海一样。一个港口没有发生血战,怎么能推而广之说成是整个城市呢?刘誉还辩称,旁白是“艺术表达的手法,而不是历史的叙述”,人们不禁要问,这种貌似历史叙述的“艺术表达”除了误导观众又有何益?
刘誉在回应中以“南京伪政府在1938年年底就有了”,为当时天津听从南京伪政府指挥的汉奸特务张金辉等进行辩护。显然,刘誉所说的南京伪政府是指当时由梁鸿志等人于1938年3月28日成立于南京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这虽早于1940年3月底才成立的汪精卫伪政府,但它的影响力远不如随后建立的汪伪政权,其管辖地区也仅限于苏、浙、皖、沪。天津当时则是由王克敏任委员长的“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地盘。这两个日占区的汉奸政权各成系统,互不相干,活跃于天津的汉奸特务要听命于另一个远在南京的地方伪政权指挥,这纯属胡编乱造,风马牛不相及。搬出梁鸿志的南京伪政府来辩解,其理由还不如汪伪政府至少还拥有名义上对天津的管辖权。
错了就该认错,为错误辩解不仅无益,只会继续误导观众。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