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桂山印賸》背后的旧事
杨忠明
  不久前,上海福州路“九华堂”内的“金石苑”开张,名印家唐存才老师赶早参加开幕式,一眼发现一册蓝色封面线装印谱,内页木刻水印几行字,“桂山印賸,当湖孙三锡篆,侄曾孙振麟集拓,平湖孙氏映雪庐”。右角钤一朱文小印“曾归退之”,曾经陈茗屋收藏过的印谱?这孙三锡不就是清代大名鼎鼎的印坛大家?唐存才3000元买下,暗喜:何不请茗屋先生题个跋,那更好玩啦!

  在沪上名印家陈茗屋先生的“林荫书斋”,茗屋老师在此印谱末页题好长跋后放下笔对我说:1962年,他在青年宫篆刻班跟方去疾先生学刻印,某日,与他母亲同做里委会工作的重庆南路老弄堂“幸福坊”邻居孙家姆妈来,见他伏案刻印。说:“陈家弟弟,你在刻印?嗨!我送你点刻印的东西。”后来拿来一盒印泥和一捆印谱纸,说:“这印泥是孙家伯伯解放前向张鲁庵买的,当时他到处借来祖上先辈孙桂山刻的旧印,买来鲁庵定制的竹连纸,请沪上拓印名家华太史上门钤印、拓款做一批印谱,后来不知为何因故停下,留下这一大堆东西。”

  茗屋拿到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印谱纸,就像拼接破损纸币那样,对着印文大小,边款内容,分别甑别,耐心拼凑出完整的《桂山印賸》印谱六册,用丝线装订,自题签条,送方去疾、钱君匋、叶露渊三位老师各一册。在朵云轩收购处工作的方去疾悄悄地说:“这印谱可以卖钱的!”结果呢,一本四角,两本共八角被朵云轩收购去啦,留下今天看到的这一本遇到抄家从此离别陈家!

  曾听叶露渊先生说:孙三锡(桂山),西泠八家之外可以称为第九家。他是晚清名印家胡菊邻的外公,与文鼎(后山)、钱善扬(几山)、曹世模(山彦)合称“嘉禾四山”或“鸳湖四山”,后人摭集四人篆刻作品,编为《鸳湖四山印集》。孙三锡刻竹尤妙,兼擅花卉,浙派印刻得厚重古朴,叶露渊藏有一方孙三锡刻印。

  近日笔者拜读《嘉兴日报》记者朱梁峰撰文《铭文砚,领衔古砚市场》,写到嘉兴市收藏家协会会长俞星伟藏着一方独特的砚台,砚背,是一块残碑,正面,则被挖空,镶嵌了一方更小的端砚。从周边的铭文上可知,砚台的最初所有者是清中晚期的湖州人陈经,他在湖州天宁寺中得到了一块唐朝经幢石残碑。于是他将残碑分成数块,制作了几方独具匠心的砚台,其中一方送给了嘉兴收藏家张廷济。而砚台的刻制者,是平湖人孙三锡。

  笔者感曰:“一册桂山旧印谱,数十春秋光阴路,今日重过茗屋手,少年已成白发族!”  杨忠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广告
《桂山印賸》背后的旧事
金地粉彩轧道 山水同乐瓶
玉雕《老鼠爱大米》
巨型根雕“神牛”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桂山印賸》背后的旧事 2015-01-10 2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