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交线网优化的原则,主要是根据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交通白皮书”对公交行业的要求,“公共汽(电)车作为城市交通的基础,发挥覆盖面广的优势,承担中短距离的出行,并为轨道驳运服务”,也就是要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基础、客运交通枢纽为衔接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根据这个发展目标,公交线网就要在轨道交通线网发展的基础上,完善服务功能的衔接。近年来,管理部门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制订公交线网的调整计划。因此,市中心区域大都在做减法,而城乡接合部区域大多数是在做加法。主要通过短驳线、区域环线、公交首末班车衔接轨道交通来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改善轨道交通周边区域居民的出行条件。
据该负责人介绍,每年市交通委制定优化公交线网计划时,“以解决大多数居民出行为导向,兼顾行业整体运营效率”。主要依据本市年度大型市政建设项目、大型住宅区建设进度和新建轨道交通投入运营及大型交通枢纽站点建设等,并结合“两会”提案建议、各区县交通主管部门的意见、社会各方面的集中信访意见等,经研究后编制而成,而在线网计划制定过程中,对调整、撤销的公交线路,管理部门都要经过现场踏勘以及客流调查,经综合平衡后,还要听取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广泛征询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完善调整方案后实施。对撤销的线路,将采取先暂停营运3个月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会同有关企业加强现场调研,进一步听取市民意见,细化方案;对调整的线路,将提前进行公告,把对市民出行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
该负责人最后表示,在地面公交优化过程中,对于那些习惯于乘坐公交的市民来说,难免要改变自己长期形成的出行习惯,出行会带来一些不便,但调整公交线路的目的是为市民提供快捷方便的出行服务,希望能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作为管理部门对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会认真和慎重地处理,进行逐条梳理,并将委托专业机构,利用公交客流大调查成果进行专题分析,逐步完善公交线网的优化方案,为广大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报记者 张欣平 特约通讯员 吕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