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电梯装“芯”入网
去年开始,由上海三菱电梯承担的“电梯运行状态安全监控的联网系统研制和应用”正式启动。截至目前,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梯制造销售企业,已向市场投放逾50万台电梯。一部电梯运行时,成百上千个部件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以往电梯单靠电线连接,一旦出现问题,只能是维修人员到现场一项项检测。应急维修后电梯暂时正常使用了,如果其中暗藏安全隐患,是很难检查出来的。
研发人员开始考虑给电梯装上“芯”,用物联网技术让电梯“有头脑”。“智慧电梯”可以监测数十个状态参量。一旦某台电梯有事,远程中心的“地图”大屏即有显示,第一时间完成故障远程诊断,让维修人员足不出户也能快速了解电梯“病情”,现场维修“对症下药”。除了快速发现故障,它更“聪明”的地方是,能向服务中心实时传输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电梯开关门次数、钢丝升降次数等电梯日常健康指标。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技术人员充分了解这部电梯近来的健康趋势,什么时候该更换哪些零部件等等。“相关的物联网芯片和模块,对于新装电梯,可直接嵌入;在用电梯,也可方便加装。”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维护部部长陆棕桦告诉记者。
电梯能“开口报错”
同时,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电梯体系也正在改变维修保养作业的传统模式。目前,90%以上电梯企业的售后维保、巡检方式,依靠一支笔、一张纸,例行保养往往“打个勾、画个叉”,有用的笔纸记录信息还无法快速查询、检索和分析。“电梯运行状态安全监控的联网系统”则基于物联网技术系统,让电梯能“开口报错”,维保人员手持移动终端,就能和中央远程监控几乎保持同步,第一时间知晓所辖社区电梯故障,并接受系统派发的“作业包”。与此同时,远程监控中心还能及时监督维保现场,电梯维修是否按部就班,安全规程是否一一落实等。
今后将增至10万台
接下来,随着新一代电梯运行状态安全监控系统铺开,上海“智慧电梯”计划到2018年将增至10万台以上。目前,仅上海地区入网的“智慧电梯”已达4万台。不仅如此,“智慧电梯”中央监控中心还与市质监局、110联动,作为上海市电梯应急处置中心承担起全城的急救指挥工作,让入网的电梯安全时时有保障。
事实上,“智慧电梯”应用作为申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关系城市不断“长高”过程中百姓上上下下的公共安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邵志清指出,近年来,申城已建起了一道道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安全防火墙,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下一步将加快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应急产业发展,将“智慧”和城市应急安全融合在一起。
【新闻背景】
上海是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全城17.5万台在用电梯。电梯寿命比楼宇短得多,沪上电梯约十分之一已超15年使用寿命,有的甚至“带病”运行。作为特种设备,每台电梯法定每月保养2次。实际上,不少由物业负责保养的电梯常常是“不坏不保养”,因为上世纪90年代安装的电梯,大多已经进入“老龄化”,零部件磨损严重,维修及保养成本很大,费时费力。为此,申城正在构建的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安全防火墙中,市经信委牵头的“智慧电梯”计划,也被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