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休养心有牵挂
就在一个多月前,蒋阿婆左腿不小心扭伤,一时间无法下床,走路更要人搀扶,无奈下,她留在徐汇区的儿子家中休养了一段时间。蒋阿婆照顾小叔子已有20多年,这回几乎是与他们分别最长的一次。因为担心他们的生活起居,蒋阿婆休养得并不安心;而小叔子每天打来三个问候电话,虽然并没说什么,但她明白,“他们心里很不踏实。”
治疗腿伤众人相助
腿伤还没有恢复,蒋阿婆还是坚持赶在农历年前,回到了洞泾的家中。在当地居委会的协助下,小区中两位党员志愿者主动表示结对帮扶,有了急难事,一通电话随叫随到。眼下,腿伤还要继续诊治,为了给蒋阿婆挂个“好医生”的号,志愿者每次凌晨5时到医院排队,上午8时多,快要排到时,再通知居委会用轮椅把蒋阿婆接到医院。如此反复,这两天,她总算可以“站起来走一走”了。聊起这些,蒋阿婆有些激动,眼里泛起了泪花,她说,想要感谢的人很多。
一日三餐送到家门
在洞泾敬老院的协助下,每天有人送餐上门,家里一日的伙食有了保障;因为申请了居家养老,每天有钟点工上门做日常家务;每隔一周,居委会工作人员还会集体上门来做一次卫生大扫除,镇老年协会的人听说了这些,也来定期探望;还有居民,经常悄悄帮蒋阿婆买好了菜送上门。
如今,因为腿脚不便,蒋阿婆能做的家务很少了;而由于身体原因,从前还能在轮椅上活动的三弟李松年,也不再能下床;在嫂嫂的指导下,十一弟李衍汉成了家中主力。比如,由志愿者陪同着,去区精神卫生中心探望李衍灏,或者与志愿者一同照顾李松年,擦身、洗澡、清理大小便……患有精神分裂需要终生服药,坐在房间里的蒋阿婆仍然密切关注着李衍汉情绪和心情的细微变化,每次服药时,不忘检查一遍“这把药有没有吃对”。他们还是一起聊天、读报、看电视,因为这样能让全家人心情舒畅。
阿婆有个养老心愿
采访时,蒋阿婆透露,因为不想麻烦太多人,不久前,她曾一个人悄悄到户口所在的徐汇区提交了入住敬老院的申请,但是放不下小叔子,最终并没有入住;她也希望能有一家合适的敬老院,能同时接收她和小叔子,以便相互照料,但十一弟的健康条件受到了敬老院的接收限制,他们的户口与她也不在一处,这个愿望并不好实现。
就要过年了,蒋阿婆的腿伤刚恢复,她还是决定像往常一样,与十一弟李衍汉一起动手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在除夕夜里,与两个小叔子一同守岁。赶在年前,李衍汉也照旧要去探望“九哥”李衍灏,带去他最爱吃的蛋糕。蒋阿婆表示,现在自己很幸福,因为有很多好心人关心着自己,希望这些好心人也能健康长寿。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