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婆姓陈,是浙江湖州人,未出嫁前家境富足,家有千顷良田,又面对太湖浩瀚湖水,日子过得极美,对美食的兴趣也就浓浓的。我家过年外婆必做一道湖州小吃:千张包子。
外婆做事慢又细致,大年三十下午1点钟,千张包子的肉馅和千张皮就得动手准备起来。外婆信不过别人,只信任我弟弟,中午1点穿上糖包棉鞋披起一件蓝棉大衣手里牵着我小弟出门。弟弟年幼,总是被北方的风吹得流鼻涕。
我外婆在北京生活多年,却总是改不了一口软糯缠绵的南方话。她出门总爱带“翻译”,因为她的话没人听得懂。我弟就是“翻译”。“翻译”和老人家一老一少出了门,怀里揣着副食本和钞票,兴冲冲地去买肉。
外婆说,做千张包子是一定要用精肉和开洋的。开洋就是我们北京话说的虾米仁儿。在出门买肉之前,虾米仁儿要先用40度温水发上,让时间慢慢逼出干虾浓缩的鲜味。开洋要泡2小时零5分钟,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大年三十的北京,总是冷得滴水成冰,外婆带着弟弟走在寒风中,口中呵出白色哈气,棉花糖一般,一团又一团。弟弟小,走到街里要吃真的棉花糖,于是我外婆就拿出几枚硬币给她口中的“小官人”买糖吃,又吼道:“糖不能多吃啊!牙会坏掉!”
他们继续往前走,前面有家副食店,里面有肉和千张卖。外婆口中的千张,其实就是豆腐皮,豆腐皮要挑平整且厚薄合适的,我外婆有经验,用手一捏就知深浅。对猪肉外婆格外挑剔,要买一块肥瘦适宜的精肉,不能全瘦,要在大块猪肉下面,带着那么一点点肥。全瘦剁出来的馅没油,千张包子包出来就仿佛一首诗没灵魂。
外婆以专业眼光挑中一块肉,然后,就让还没有柜台高的弟弟做“翻译”,告诉人家怎么切。人家要给剁馅,外婆慌忙用手势制止。因为肉要亲手剁才香,机器绞出来是万万不行的。
买完肉和千张,外婆满心欢喜地带弟弟回家。一路上已有性急的孩子放起了鞭炮,年味十足。下午3点钟,外婆已剥好了小葱,准备好的棉纱线,这时开洋也已泡好,精肉放在案板上,被外婆剁得“砰砰”作响。把小葱和肉馅搅拌在一起,最后撒上开洋碎屑,略施白酒,这样,千张包子馅就算准备好了。外婆把千张一张张摊开,放入肉馅,卷走,压紧裹实,包成方方的小枕头形状,再用棉线紧紧扎起,一个个长方形的千张包子就做成了,摆在那里,一排排,像士兵。煮时加入粉丝,沸时香气四溢。
我家年夜饭6点开始,一家老少聚在一起,头一道菜就是这千张包子粉丝汤。许多年后我去湖州,在丁莲芳千张包子店(红旗路店),又吃到这种传统小吃。想起外婆缠棉线的手,眼泪忍不住落进汤碗里。
十日谈
我家的年菜
老妈在厨房高兴地喊:“来人啊,都出来给我端哪!”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