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之一,出现骨骼问题后首个要明确诊查的就是骨质疏松症。由于该疾病没有示警信号,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因此通常该病的首发征象就是骨折。骨折后如不寻求积极治疗,再发骨折风险将显著增加,这不仅使患者的身心饱受疾病折磨,亦加重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社会医疗资源的整体负担。
上石膏、内固定、用支具仅针对骨折,却治不了骨质疏松症本身。骨质疏松症需要相对长期的系统性综合治疗。应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增加骨强度,预防再次骨折是治疗的首要目标。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科林伟龙教授指出,目前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抗骨松药物主要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即“节流”和“开源”两种。抗骨吸收治疗如同“节流”,阻止骨量进一步流失;而促进新骨形成治疗如同“开源”,也就是帮助患者“长新骨”。对于多次骨折且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女性患者而言,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剂是目前获批准能够重建新骨,有效提高骨强度,并显著降低骨折发生率的药物。 柏豫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