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激动地回看拉文的扣篮视频,热烈地在社交网站上讨论,拉文又让我们燃起对扣篮大赛的热情;我们热议,科比还能打几届全明星赛,利拉德为什么总是被忽视;我们兴致勃勃地竞猜,史上最强阵容的三分大赛,谁会脱颖而出;我们的网络记者倾巢出动,在纽约街头随访老美;我们的国产球鞋赞助商,纷纷签下全明星球员,趁这机会开发布会……
我们似乎淡忘了,这是一届没有任何华人球员的全明星赛啊,可是我,明明也是很兴奋地通过iPad观看转播。
于是,我翻出几张老照片。
2008年新奥尔良全明星赛前的“亚洲之夜”晚宴,我有幸同刚登陆NBA的易建联合影,那是NBA特别为亚洲球员、媒体和客户举办的。
2009年菲尼克斯全明星赛,在球迷嘉年华现场,我与孙悦聊天,赞助商把彼时在湖人效力的孙悦拉来,同邓肯一同赚吆喝。在国内很火的演员王宝强,客串某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姚明,身高差65厘米,很有意思。
2012年奥兰多全明星赛,NBA为大红大紫的林书豪单独安排了一场亚洲记者见面会,待遇高于科比、詹姆斯等一线球星;时任总裁的斯特恩将最后一个现场直播的问题留给我……
那时候,中国元素,是我们报道的最大亮点,也是中国读者关心的焦点。
今年,林书豪在湖人逐渐变得边缘,姚明没有再担任扣篮大赛评委,中国球员何时能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登陆NBA的话题,也鲜有人提起。即便如此,除了央视和地方电视台,还在多家网络、新媒体平台对赛事进行全方位转播。某网络媒体甚至以5年5亿美元的天价同NBA签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某国产球鞋品牌签下的勇士后卫汤普森,更是炙手可热的新一代球星。
NBA前总裁斯特恩退休前曾乐观地表示:“中国球迷正变得越来越懂球。”他们有自己心仪的主队,有崇拜的球星,有自己的篮球小梦想。
当下,无论是NBA的商业、赛事包装还是篮球水平,都是国内篮球所不可企及的。每年一场NBA季前赛,令上海球迷大饱眼福,却又觉得远远不够。正因为国内缺乏这样的职业赛事,缺乏令人振奋的球星,我们只能遥望大洋彼岸的篮球盛宴。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