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一名上海白领青年的军营圆梦路
~~~一名上海白领青年的军营圆梦路
~~~一名上海白领青年的军营圆梦路
~~~一名上海白领青年的军营圆梦路
~~~一名上海白领青年的军营圆梦路
     
2015年02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约2015,我当兵去了”
一名上海白领青年的军营圆梦路
江跃中 陆振鑫 王小磊
  临近春节,申城沉浸在喜庆气氛中。昨晚,在宝山区聚丰园路,一名正在巡逻的武警战士警惕地环顾四周。眼前的他,身材虽瘦小却很精干,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遇上有外籍人士求助,他用流利的英语和他们对话。这名战士就是上海籍士兵王陈欣,武警上海总队七支队三中队的一名上等兵。他曾在联合国机构担任翻译、在外企当过高级白领。但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梦,却是在军营。

  走出“联合国”去当兵

  今年25岁的王陈欣,是中队的义务兵里年龄最大的,加之他曾在联合国国际信息发展网组织担任翻译工作,战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联合国老王”。放弃联合国机构翻译的光鲜“头衔”,穿上军装成为普通一兵,王陈欣不是一时任性,他想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为了寻找纯洁又珍贵的战友情,也为了充实精神世界,更是想为国家做点事。”听起来好像有些“高大上”,但王陈欣说,这的确就是他来到部队的初衷和动力。2011年,王陈欣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凭着英语、法语专业八级的优势,进入了联合国驻沪机构工作,后来又跳槽去了一家荷兰企业,担任资深法语、英语翻译以及高级客服,每个月净收入达万余元。晚上兼职教法语,周末去上海大学读研究生课程,日子过得“小资”又惬意。

  但他时常觉得内心空空的,感觉缺了什么。“时间久了,就愈发想尽一些作为中国人的责任。”2013年6月,王陈欣和父亲前往街道武装部进行兵役登记。“现在部队需要你们这样高学历的人才。”工作人员一句简单的话,就像一道亮光,穿越了王陈欣迷茫的心。

  “啪”的一声,一枚“应征入伍”的章敲在了王陈欣的名字上。他内心很高兴,却愁坏了父母。他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中学老师,都已退休。他们正盼着儿子尽快结婚生个孩子,没想到儿子要入伍了。看着儿子如此坚持梦想,开明的父母最终选择了尊重。穿上军装,背上行囊,挥别父母,王陈欣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句话:“同志们,相约2015,我当兵去了。”

  帮助战友排解思念

  新兵集训期间,王陈欣在军事训练面前备受打击。“新兵都是‘95后’,我比他们大了七八岁,训练起来格外吃力。”立志要当好兵的他,在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自我加压,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和100个深蹲。刻苦训练换来的是过硬本领,在新兵连结束时,他被总队评上了“爱警习武好战士”,去年还荣膺优秀士兵。

  发挥所长,学有所用,部队的舞台给了他发挥才能的广阔空间。王陈欣从小学习电子琴、吉他,他看到初入部队的小伙子们时常想家,便想办法为战友们排解思念。“教他们识乐谱、弹吉他、练电子琴、吹口琴。”王陈欣和战友们组建了一支小乐队,丰富文化生活同时为驻地敬老院和社区送去欢乐。他还组建英语兴趣小组,利用空闲带战友们背单词、练对话,每天做两篇阅读题,战友们的英语能力与日俱增。

  有梦才有希望,军营就是王陈欣圆梦的地方。“无悔的人生需要我们投入每一分的精力和每一秒的热情去创造,只有在人生旅途中尽力而为地奋斗,才能收获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王陈欣感叹道。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陆振鑫 王小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评论·随笔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焦点
   第05版:上海新闻
   第06版:上海新闻
   第07版:上海新闻
   第08版:上海新闻
   第09版:社会新闻
   第10版:社会新闻
   第11版:中国新闻
   第12版:中国新闻
   第13版:新民资讯
   第14版:国际新闻
   第15版:国际新闻
   第16版:上海花城
   第17版:上海花城
   第18版:春节娱乐
   第19版:春节文化
   第20版:文化新闻
   第21版:体育新闻
   第22版:体育新闻
   第23版:体育新闻
   第24版:广告
   第25版:新民旅游
   第26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28版:阳光天地
   第29版:夜光杯
   第30版:夜光杯
   第31版:阅读/连载
   第32版:财经新闻
花篮马灯迎新春
“相约2015,我当兵去了”
谢小双景在平荣获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好人李万强 20年助孤老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08“相约2015,我当兵去了” 2015-02-17 2 2015年0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