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各位作何感想?在许多网友眼里,这似乎见怪不怪了。网友@永恒penny 吐槽,孩子班上,班干部的作业可以第一个给老师批改,而其他同学的作业都是班干部批改。还有网友现身说法,自己20多年前就知道要和班干部搞好关系,只不过那时没那么明目张胆。现在轮到自己孩子上学,班干部竟然都“明码标价”了。
还有网友诉说了一段故事:一日,发现桌上100多元不见了,后来得知是被孩子拿了。因为班上一个班干部被免职,老师要班上同学投票选举,结果孩子拿了钱去买小东西贿赂同学拉选票了。
可见,二月河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官本位思想”、“腐败观念”这一系列看似成人社会才有的现象,居然“辐射”到小学乃至幼儿园!
对此,有网友建言:应该取消班干部制度。网友@历史的石头认为:从小就这般培养特权意识,长大岂不危矣?学生的本职应该是读书,拿“官”的大小来压人,岂不是本末倒置?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呼吁取消,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
谈到这,小编想到了一则新闻:宁波一个小学班上48个人,设了45个班干部。成都某小学,实行“人人都是班干部”。光讲台就设4个管理员,负责擦黑板、拿粉笔、整理讲桌,清理粉笔槽……全校3000多名学生,竟有2967名班干部。
而另一则新闻:有调查显示,87%的参与者认为应该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不利于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
小编想问一句:如此滥设班干部,要来何用?如果想锻炼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能力,为何非要冠一个“干部”名号?如果想让孩子“人人平等”,那还设置班干部来干嘛?如果人人都是干部,那谁来当群众?
小编看来,虽说把“班干部”说成“官”有点矫情,但当“班干部”获得了一些奇怪的“特权”,这样的现象恐怕矫情不起来。虽说“反腐从娃娃抓起”说得实在夸张,但当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贿选”时,这样的后果恐怕一点都“不夸张”。
杜绝学生“官本位”思想,是个严肃的教育问题。老师是不是带头“鼓励”班干部特权,家长是不是变相“怂恿”孩子,我们的社会是不是给予每个孩子平等发展的环境……这都值得我们反思。小学生的“官瘾”现象,已经不是简单的玩笑,而是一种现实的忧虑。如何用润物无声的引导教育,保护孩子们童真无瑕之心,还真不只是两会期间一两个代表委员呼吁几句就过去了的事情。
新民网 卞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