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医苑/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访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医疗院长张大东教授
~~~访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医疗院长张大东教授
~~~访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医疗院长张大东教授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者心声:一视同仁、开城布公
访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医疗院长张大东教授
张筱琳
  ■ 张筱琳

  专家简介

  张大东,主任医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医疗院长。上海市郊区心血管病研讨会主席,心脏病急重症论坛坛主。曾两次到法国贝藏松大学医学院进修冠心病和风心病的介入诊疗技术。曾被誉为上海瑞金医院冠脉手术金牌医生,荣获过国内两个心脏病学大奖。

  近年来,医患冲突引发社会关注,“信任”两字在两者之间似乎成为了敏感话题。撇开矛盾的根源不谈,人与人之间是否应有最起码的尊重?

  普天下大概没有一个医生不想治好病人,可是疾病的复杂程度、医生的经验值决定了医生的诊断和救治方案,医患彼此如果有足够的谅解,方有望改善“中国式医患关系”。虽然目前中国医患矛盾不少,然而仍旧有许许多多的医生用医术、医德救死扶伤,赢得患者的信任。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医疗院长、心内科主任张大东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医生,而他的身边理所当然地总有一批忠实的“病家粉丝”。

  问:您认为什么是医生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答:13年前,我为一位患者做了台心脏手术,之后与他再无联系。没想到时隔十多年,患者的病情有了变化,辗转又找到了我。还有一个病人,2001年第一次发病,找我做了冠脉介入手术。后来接连两次发病都来找我。他心脏左边那根血管始终蛮好的,右边的那根血管不好。去年是他右血管内原来套过支架的地方又出问题了。远端已经完全堵死了。然后我就把它打通,处理了一下。作为一名医生,我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无非就是来自病家的认同与信任。

  问:除了诊断能力、医学技术,还有哪些方面让医生获得患者的信任?

  答:我的门诊会留很多时间给患者,一个人看半小时都属正常。因为他们有很多疑惑、担心,那么我就花大量的时间把复杂的疾病知识通俗易懂地向病人解释清楚。例如有位病人患了先天性的房间隔膨胀瘤,在就诊前非常担心自己的病情,他房间隔比一般人更薄,在心脏负荷因素的作用下,向低压侧膨隆而形成气球样的瘤样膨出,但就算破裂也无大碍。我把这情况详细地解释一通后,病人原来焦急的心情一下子得到了安慰。

  技术不是最难的,只要肯努力学,就一定学得会。难的是怎样做人,怎么做到与素不相识的病人沟通,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然后再努力把病治好。当然,控制好病情同样需要患者的配合,病人讲清楚症状,我就一一分析,理出头绪,排除疾病后下诊断。然后嘱咐患者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药一定要吃、哪些药可吃可不吃,或者吃多少量,都要说得清清楚楚。

  问:是不是您的坦诚让病人更加信任?

  答:病人之所以相信你,是因为你能帮他解决问题。拿高血压病人来说,我开完降压药后,病人必须要回去“做功课”,绝不能以后复诊时,不知道自己的血压状况。只有做好“功课”,我才能根据情况来调整,把血压控制好。再比如有位患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目前这个病尚没有药可医,但该患者的病情仍处于中度阶段,所以我就开了帮助他减轻心脏负荷的药,虽然不能治疗肺动脉高压,但我可以做到的是减缓病情的进程。病人就能接受这样的解释,目前是什么状态,将来会怎样,我都一一解释明白。医生给病人一种非常坦诚的态度,病人就会非常信任医生。

  问:被患者尊重,这是如今很多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最希望得到的吧?

  答:医学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医生的成长也需要时间。从刚毕业到主任医师,这是一个实践经验积累、掌握知识的过程。并不是医生就应该什么都会、包治百病,特别是对待年轻医生,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允许他们在成长中犯错。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定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在急诊室,要求医生在短时间内推断出几种疾病的可能、判断是什么疾病,医生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在病房,年轻医生一下子不能判断,那么还有上级医生可以帮忙诊断,但是在门急诊,要迅速地做出诊断,需要非常扎实的实践基础。

  尊重知识、尊重人格,我想这是所有医生所渴求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医生除了给病人看病,更要面对非医学问题,这就是我之前所说:做人在前医术在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消费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消费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日本为何难谢罪①
   第A12版:日本为何难谢罪②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资讯
关爱精神疾病患者
春季警惕“蓝色隐忧”
医者心声:一视同仁、开城布公
新民晚报医苑/康健园B02医者心声:一视同仁、开城布公 2015-03-16 2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