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从“文化歧视”到“网络作协”
潘起
  潘起

  三月份在网文圈里发生了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

  三月上旬有位资深网络文学读者,在微博中以漫画形式讲述了自己16年来阅读网络文学的经历,并哀叹因为对于网络文学读物的热爱而受到种种“文化歧视”。漫画发表伊始便获得很多读者包括网文作者们的一致追捧,不少人更是现身说法,感同身受,一时唏嘘不已。

  三月中下旬安徽作协宣布成立“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这是继去年浙江、上海两地之后,全国第三家正式的省级网络作家协会。同样,此事也引起了相当的热议,有人对于“加入网络作协有何好处”尤为关心;有人冷嘲热讽“由作协而观之不过尔尔”;当然还有人热衷于打听加入的渠道,看好“头衔”的精神力量。

  然而,网络作协的根本意义难道不是在于文化上的胜利吗?网文圈中一边大发“文化歧视”之感慨,一边又对主流文化对于网络文学的认可与接纳无动于衷。这本身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网络文学是根植于大众的草根文化。而草根文化所代表的大众文化,与国家层面的主流文化以及学术领域的精英文化貌似有着显著的不同。但是这三种文化本质上是展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不同侧面。纵观古今,三者之间始终不是水火对立,壁垒分明,而是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网络文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立起相对成熟的行业,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今天的网络文学应该是以一种自信的面貌代表大众文化的一支出现在人们面前。那么网络作协作为网文圈与主流文化的一个交流窗口,其作用可想而知。

  “文化歧视”非一日一时造就,要消除这种误解同样也非一日一时之功。如何发出网络文学自己的声音,如何通过交流与宣传改变已有的刻板印象,这是每个网文从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我看来,加入网络作协的每一位作者,每一位编辑,每一位评论家都应该有为大众文化摇旗呐喊的觉悟,有为网络文学添砖增瓦的心态。今天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是明天终结“文化歧视”的开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阳光天地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2015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第A18版:梦启东方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大购网专版
   第B24版:新民俱乐部
让法律英才进入法官检察官队伍
大白真相
你比这条瞎鱼有智慧吗?
硬币的 另一面
从“文化歧视”到“网络作协”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从“文化歧视”到“网络作协” 2015-03-24 2 2015年03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