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剧十分相似
倪学礼认为,电视剧《我在北京,挺好的》“赤裸裸地大量抄袭”由他担纲编剧的34集电视剧《小麦进城》。他称,《我在北京,挺好的》抄袭了《小麦进城》的故事框架、主题表达,照搬了其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甚至大量细节。
《小麦进城》和《我在北京,挺好的》两剧主人公分别是王小麦和谈小爱,二者的人物特征及塑造该人物特征的情节脉络、部分故事情节十分相似。如,二者均来自陕西农村,因被退婚,到北京来寻找正在读大学的丈夫或未婚夫;在不被接纳的情况下,为糊口度日,帮助别人看服装摊;在站稳脚跟后,二者均尝试自己开店,因无照经营,被工商局查封……为塑造女主人公勤劳、节俭、热心、开朗等人物特征,二者均使用了能干活、会做饭、擅长缝纫、帮丈夫做鞋垫或鞋底、背人看病、替人还债、在公交车上抓小偷或逃票的人等相似的情节设置。此外,二者均有女主人公咬人、难产等情节。
抄袭事件频发
如此剽窃之作竟然敢登上央视平台在光天化日之下向全国播出,这类咄咄怪事足以证明我们影视界侵犯原著版权的现象已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而且,被剽窃的《小麦进城》并非默默无闻的作品。在这之前,它不仅在多家卫视上播出,并获过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艺术贡献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和“飞天奖”二等奖,赢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赞誉。这样的获奖作品都会遭到肆意剽窃,并能登上央视播出,这不仅证明了剽窃者的胆大妄为,也说明了我们制片方和播出方不是孤陋寡闻就是疏于管理,竟让这类剽窃行为变得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当今影视圈的抄袭事件知多少,这恐怕已多得很难计数。去年,76岁女作家琼瑶指责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了自己的《梅花烙》,并将他告上法庭,这一事件轰动全国,上百名编剧联合声援琼瑶声讨于正。最终,法院判决《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编权,令其停止传播,赔偿原告500万元。今年1月,江苏作家周浩晖将20多位网友指认于正的电视剧《美人制造》抄袭其小说《邪恶催眠师》的截图公布在微博上,并声明要正式起诉于正。今年2月,电视剧《活色生香》在湖南卫视播出后,也遭遇了“抄袭门”风波,有网友吐槽该剧赤裸裸抄袭了法国惊悚电影《香水》,编剧李亚玲则回应这是致敬。何为致敬何为抄袭?网友对此调侃道:“是欺负《香水》的外国版权方不会跑过来告你是吗?”
遏制这股歪风
对于频频爆出的“抄袭门”风波,除了编剧们应向琼瑶、倪学礼那样面对侵权行为奋然起诉积极维权外,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这类抄袭行为进行严肃治理、全力清除,还影视圈一个干干净净的创作环境,以提升中国影视的原创精神。另外,各大影视公司也不能对这类抄袭行为听之任之,姑息纵容,只知道赢利赚钱。更为关键的是,电视台作为播出渠道和主流媒体,不能只顾收视率,更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对这类不良行为坚决说“不”,对涉嫌抄袭的电视剧坚决不播,加强和完善对影视剧的审查程序,不能让抄袭行为和剽窃之作有机可乘、有利可图。惟此,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股日益猖獗的抄袭之风。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