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拍——玩出艺术构图的味道
贾良
■ 雨天过后,老弄堂被雨水镀上了薄薄一层“镜子”,如抽象油画般充满光影美 (本版作品均徐明松摄)
■ 用常见的日系风格处理之后,柏油路也顿时染上了沧桑
■ 雨后,“微拍”一族总能找到精彩的角度进行诠释,一个水塘顿时成为了主角
■ 看到它,你是否想起了莫奈的风格?不仅想到,或许这正是大自然造物给莫奈的灵感
■ 看得出这是什么吗?没关系,就当它是极简的油画吧!是不是很美呢?
■ 蓝天、吊车、集装箱,这些日常中并不精彩的场景,在“微拍”后被抽象出几何之美
  ◆ 贾良

  在这个手机全胜的时代,似乎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个小盒子。但我们也试图在这种生活模式之下,寻求新的精神滋养和解放。在这种生活方式下,摄影也从追求专业器械,转向更为生活化的创作,随时记录、随时加工处理,将对于城市、对于生活的理解与诠释立刻分享给好友,成为了手机摄影——“微拍”无与比拟的优势。

  徐明松的微拍正是将简单的生活纪实玩出了艺术构图的味道。徐明松手机的镜头是他异常敏锐的视知觉的延伸,就像是画家手中的笔,时而一丝不苟时而漫不经心地记录着或平静恒常或稍纵即逝的图像,这些图像有些是异己的存在,有些则是自己的映射;它们原本都是大众生活密不可分须臾不离的部分,但是他的镜头有意无意地让这种联系变得藕断丝连。这种疏离的手段如此暗渡陈仓隐晦莫测,缘于作者不着痕迹地将玄妙心计嵌入似非而是的图像中。如此这般,客体的具象图在不知不觉中魔化为主体的心电图!

  在理性表达的同时又不乏感性思维的跳跃和联想。他拍摄的照片,即是一种表现。他有洞穿事物表象进而实施抽象的能力,但同时又赋予这些神奇线条以充满趣味的生命,使观者在线条中看到一种人格的外化,甚至看到性别和性格。 

  徐明松的画面,显露着其对于城市意象的迷恋,是那错落有致而色彩斑斓的艺术空间,一处清雅和一丝咏叹,幻化出作者洒脱淡定而心存高远的作风。无意之间,联系他的工作和生活的自得修身,再细想应该是城市行者的一种精神投影。书叶翻动文思,光影催化形构,其中的感动和励志,都缘于徐明松这位城市行者,为我们留下的意味深长的身影,回味着其中一系列相关新的视觉传播样式的创新和探索。彼此之间,共同培育和创造着属于我们今天时代所需要的视觉叙事结构和思考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艺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夜光杯
   第B10版:阅读/连载
   第B11版:文明特刊
   第B12版:文明特刊
   第B13版:文明特刊
   第B14版:文明特刊
   第B15版:文明特刊
   第B16版:文明特刊
微拍——玩出艺术构图的味道
看不见的城市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B05微拍——玩出艺术构图的味道 2015-04-11 2 2015年04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