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货车太多既堵又危险
昨天早上8时许,记者驱车来到S20外环下的地面道路泰和路上,由西往东开到近江杨北路时,车行速度已明显减慢,到路口时,车辆排起了长龙,小车四周几乎被各种货车包围。前面,红灯翻绿灯再翻红灯,车子只前行了几米;后面,排队的车辆越积越多。老司机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方向直行和左转的绿灯时间都比较短,更要命的是,大量左转货车不守规矩,挤在了直行车道上。”
记者的车驶上S20,在同济路下匝口又遇堵车;再往前,外环隧道浦西往浦东方向的隧道口,虽然没有堵得水泄不通,但车行速度很慢。经常在同济路、水产路上开车的刘小姐说:“星期天到星期二,货车还是比较少的,星期三到星期六,货车才多呢,因为这四天各码头装船作业较多,有时候路上10辆车中有8辆是大货车,吓煞人!”
货车一多,道路自然拥堵,而且易发交通事故。宝山区交巡警支队的统计数字表明,2014年在宝山辖区行驶的车辆中,42%是货车,58%是客车,这是平均数值,遇到高峰日的高峰时段,路上货车比例无疑更高。
原因
堆场码头多货车就多
货车太多,与宝山区的产业布局和靠海沿江的地理位置关系最密切:宝钢有很多堆场;宝山区境内有军工路码头、张华浜码头;对岸则是外高桥港区,外省市货车(包括集卡、散货车等)从S20、G1501郊环经外环隧道前往外高桥,也要从宝山区过境。
为了缓解货车给宝山区带来的交通压力,区交巡警支队从去年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水产路、富锦路、铁山路等6条主干道上采取高峰时段(早7:00—9:00,晚4:30—6:30)“禁货”措施;在蕰川公路、沪太公路采取“客货分道”,实施后事故同比下降了15%;在南北高架共和新路、呼玛路下匝道,外环同济路下匝道等10个路口“小改小革”,增辟车道增加通行能力,改造了66个路口的信号灯,使其具备倒计时功能。这些排堵保畅工程实施后,友谊路、铁力路等10个路口,高峰时段排队长度由200米缩减至50米左右。
难点
蕰藻浜桥少成梗阻点
措施上去了,效果显现了,但因货车太多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远没有达到彻底根治的地步。尤其是外环隧道作为目前从宝山区前往浦东新区外高桥港区的唯一通道,S20、G1501汹涌而来的千军万马全挤到隧道口,隧道本身拥堵不说,拥堵效应还呈扇形向周边道路蔓延。据了解,近期将有长江路隧道(长江路至浦东),远期将有G1501隧道(富锦路至浦东),来分担外环隧道的压力,但还需假以时日。
宝山区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邱峰坦言,客观上还有一些老大难问题在影响着交通顺畅,比如宝山区作为老城区,停车场少,道路上临时停车现象严重;比如宝山区现在断头路还是比较多的,区里正与市建管委协同开展断头路“打通工程”;再比如蕰藻浜穿越宝山区,南北向的大桥却只有6座,这些大桥往往成了交通的“梗阻点”,加快蕰藻浜新大桥的规划和建设也该提上议事日程。
邱峰最后表示:“现有条件下,还得加强管理,今年我们计划增加高峰时段‘禁货’道路的数量,增加72个路口的信号灯改造。”
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