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春风拂面。我却有点高兴不起来,被闺蜜一个电话叫来陪她下午茶,给她的准男友垫场。“怎么回事,他不是号称每天都要想你一万遍么?”“对啊。不过每次都是这样,只有个大概时段,要我随时候命。”“他不会还有其他姑娘同时在约会吧,那边安顿好再来找你?”闺蜜支吾着,还没来得及回答,“好渣”,我脱口而出。“可是他很有趣啊。我好像还是蛮喜欢他的。”我无言以对,看着墙上斑驳的光影,心下叹息,这真是渣男的春天。
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好欣欣然接受耍无赖的,大概还有这几日涌向电影院的观众。《何以笙箫默》以一种突破所有想象的烂口碑,获得了比我们预料的要高得多的好票房。“为什么它会觉得用这种破烂玩意儿就能赚中国观众的钱,拍烂片也要讲良心。我们这种十八线县城少女也知道美国长什么样,也知道谈恋爱该是怎么回事好么。”观众吐槽漫天。遗憾的是,这个缺乏逻辑、表演浮夸、道具粗糙,并且柔光遍地的“长视频”,却大概因为有黄晓明和杨幂,很受院线经理的欢喜。
以至于,在威尼斯电影节看哭观众的《闯入者》,排片寥寥。并不是要为文艺片叫屈,王小帅的新作也有瑕疵,但至少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有饱满的故事,有细腻的表演,有生活的细节,还有“我们每个人都对历史有责任”这样宏大的表达诉求。等到午夜,才终于看完《闯入者》,“故事相对完整,演员年龄合适、拍摄有点讲究,该是对‘电影’最起码的要求吧?”我有点恍惚。
很快,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回答,“拍商业电影,就遵循市场规律,把成本控制和商业元素做到位,别奢求个人表达;拍粉丝电影,就把粉丝体验做到位,但也别奢求大众市场叫好;拍艺术电影,就把个人表达、艺术情怀做到位,也别要求市场有丰厚回报。”按照这位圈内人士的讲法,“谁都有自己的寂寞,不能什么都想要。”
“不能什么都想要”,多像闺蜜的辩白。听起来振振有词,却孱弱得经不起任何推敲。唉,这真是烂片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