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施捷) “尿床”也是病。六一儿童节前夕,一个由本市儿童专科医院与区县中心医院儿科联合组成的“上海市儿童遗尿症诊治专家协作组”,今天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宣布成立。
夜遗尿可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理异常,甚至导致人格障碍,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尽管如此,目前家长对于夜间遗尿的认识有一定误区,认为这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会自愈的疾病;或者“病急乱投医”,使患儿无法得到正规的诊疗。
为规范中国儿童遗尿症的诊治状况,由国内小儿肾内科、泌尿外科、儿童保健科、心理科、中医科等领域专家参与撰写的《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已经出台。《共识》要求医生、患者与亲属全面配合,结合药物治疗、生活管理、心理治疗及功能训练等多种方法,包括配合夜间叫醒、控制睡前饮水等行为矫治,才能有效诊治这一“顽疾”。家长还要特别注意避免说教、训斥以及在人前提起孩子尿床的话题,以免刺激孩子的感情。
此次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学组联合儿童保健学组、区县学组、小儿泌尿外科学组等专家,组织成立“上海市儿童遗尿症诊治专家协作组”,将探索逐步建立一个覆盖“儿童专病三级专科—二级儿科—初级全科”的三级管理网络,共同照护“尿床”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