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拜访供应商
听闻这一消息,不少人惊呼:德国国企竟然要从外国购买设备?在他们看来,德国工业产品那么强,还用得着进口?
事实上,控制成本是企业要务。德铁每年在列车和零配件上花掉18亿欧元,主要从欧洲采购产品,德铁想压缩这笔开支,因此看上了中国。哈纳加特透露,德铁将于秋季在北京设立采购办公室,以加强和中国南车集团与北车集团的合作,中国领导层也对中国铁路与德国的合作很感兴趣。
据报道,18日至21日,哈纳加特和公司采购部总监一行来华,先后拜访了南车、北车、华为和太原重工,与中国铁路行业供应商建立联系,扩大供应商网络。哈纳加特说,德铁希望“向当前供应商如西门子表明,公司正在认真考虑其竞争对手的产品”。
突破本土采购模式
尚不清楚德铁要采购的是轻轨列车还是动车组列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CRH3型动车组列车原型就是西门子ICE-3列车,由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引进并国产化。
德铁是国际性运输和物流集团,全球有直接贸易往来的供应商将近1.5万家。数据显示,德铁每年在日常办公用品如纸张、电脑等项目上的采购额约19亿欧元,轻轨类型机车20亿欧元,基础设施部件约55亿欧元。如果算上部分服务类采购项目,德铁每年采购总额达120亿欧元。
根据德铁与德国政府签订的协议,2015年到2019年共计280亿欧元将用于翻新改造现有德国铁路基础设施,这对全球供应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蛋糕”。
为保障这个二战后德国铁路领域最大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德铁突破了本土采购为主的传统模式,在全球寻找在质量、创新和价格方面满足要求的供应商,而亚洲和中国是德铁相中的重要市场。
价格仍是第一优势
向来以德国制造为傲的德国人多少有些想不通,德铁为何要舍近求远,让家门口的西门子眼睁睁痛失订单。
对此,德国N-TV电视台评论说,贸易从来不是单行道,德铁又不是德国供货商促进协会。德铁现在从波鸿公司购买的火车轮轴每组要价2000到3000欧元,而中国竞争对手的产品便宜三分之一。
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今非昔比,在过去几年里掌握了关键技术。哈纳加特说,“‘中国制造’意味着低质量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未来将占有世界火车市场一半份额。
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目前生意兴隆,正为美国波士顿制造地铁列车。慕尼黑城铁2020年将招标采购新列车,德国的区域列车据说也将由中国制造。
与德国式的严谨和日本式的精细相比,“中国制造”还是更多局限于“价廉物美”,甚至价格仍是第一优势。应当看到,中国品牌迈向世界舞台渐成趋势,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俞懋峰 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