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党中央正在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习近平在浙江调研期间专门召开了这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先后发言。
座谈会习总书记谈些什么
谈经济
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
要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谈改革
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
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谈民生
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要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背景解读
谈经济透露什么信号
习近平近日在浙江调研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应势而谋,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
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0%,创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同季最低增速。央视新闻解读称,“要保持战略定力”意有所指:针对经济发展放缓,不能自乱手脚,既要探索方法有所作为,但也要稳得住。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