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的早春时节,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回国时途经巴黎,他用自己20美元的零用钱买了100个羊角面包,带回来分送当年巴黎的老伙伴们——周恩来、聂荣臻、李富春、蔡畅。据说,李富春拿到面包时感慨万分:“又吃到羊角面包了……”
在人民币还不是硬通货的时候,吃上巴黎的羊角面包不容易。好消息是,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很快就将进入世界货币硬通货的行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代表团前天结束了在中国的访问,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在北京表示,最新评估认为,人民币的币值不再被低估。这意味着,人民币有望在IMF年底会议上进入“一篮子货币”(SDR)的篮子里,明年初正式成为世界货币中的硬通货。
人民币进入“一篮子货币”为什么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羊角面包的问题,而是人民币有了几乎等同于黄金的地位。
货币本质上是商品的代价券,代表可以拥有商品的数量。历史上第一种国际储备货币是18世纪至19世纪的英镑,拥有英镑等于拥有黄金、拥有财富。布雷顿森林会议后,美元成为通用的国际储备货币,一方面是因为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任何国家都可以将美元和美国交换黄金,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美国与英国的国力转换。
储备货币可以保护自己国家的货币免遭动荡,它是政府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能随时动用的对外支付或干预外汇市场的一部分国际清偿能力。现代国家必须拥有这个能力,当然最好是你的货币本身就是储备货币。
1971年尼克松总统突然宣布取消美元和黄金的兑换,美元出现了大幅下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遭到了质疑。虽然由于美国“一骑绝尘”,美元地位依然高高在上,但是改革的呼声络绎不绝。
讨论的高潮是2008年从美国蔓延开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人的过度投机导致全球经济动荡,特别是明显的美元贬值趋势,让拥有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惊恐不已。当年200多美元换一盎司黄金,后来需要1900多美元才能换一盎司。当然,各国没有被强行要求一定要使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但是实际上当时他们只能这样做。
许多国家提议建立一种新型的“一篮子货币”的超主权储备货币———与其对美元“从一而终”,不如使用一种集合美元、英镑、欧元等多种货币于一身的超主权货币来取代美元。形势比人强,面对美元大放水带来的斑斑劣迹,即便是美国财长盖特纳也不得不说,他对于这一提法的态度是“开放的”。
美元较好的替代物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简称SDR)。它与由多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挂钩,相对国际认同度较高,同时单个货币的贬值也不至于对一国储备货币造成太大影响。用周小川的话说,SDR应该成为国际货币秩序的重心,作为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
人们无法在提款机上提取“SDR货币”,但可以在交易时使用SDR记账,比如叙利亚等国家就将他们的货币和SDR直接挂钩,SDR由此获得了“纸黄金”的称号。
比如,按照目前SDR由41.9%的美元、37.4%的欧元、9.4%的日元以及11.3%的英镑组成的比例,即使美元贬值一半的话,SDR的价值也只是下降21%。而且一旦其中一种货币贬值,另外一种升值的货币便能起到保护作用。
进入一篮子的门槛,一个是这种货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份额,另一个是这种货币能自由兑换。对于人民币来说,第一个问题早已解决,自2007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以来,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持续增长,中国近四分之一的经常账户交易是用人民币结算的。
自由兑换的问题复杂一些。人民币国际使用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同观点。中国则多管齐下,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可使用性。
一个是大量的境外结算,比如通过银联系统,几乎可在世界主要国家通用。今年1月28日,权威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消息称,截至2014年12月,人民币全球付款价值超越加元及澳元,以2.17%的全球占有率紧随市场份额为2.69%的日元,跻身世界五大支付货币。SWIFT同时指出,今年1月份,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增长率高达30.6%,而同期其他货币增长率仅得4.8%。而在2013年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占有率仅为0.63%,全球排名第13位。美元、欧元及英镑则仍然是三只最常用支付货币。
另一个是货币互换和RQFII。目前有超过10个国家可通过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计划买入中国资产,与10多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20多个国家央行与中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
IMF之前还比较纠结的一点是,他们认为人民币由于某些原因,存在币值低估,这样如果作为篮子里的菜,可能存在于其他菜比价不平衡的情况。当前述几个因素都被淡化之后,人民币低估就是IMF经常谈起的话题。
大卫·利普顿的讲话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是IMF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第一次正式改口,这意味着,人民币进入一篮子货币的最后障碍也消除了。中国中央电视台极有眼光,当天的新闻联播内容很多,但是在联播的后半部分,还是把这条消息挤了进去,他们掂出了这个消息的分量。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有些什么好处呢?
通俗地说,人民币将具有类同于黄金一样的硬通货地位。各国央行能自由地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各国可以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使用。它意味着全球金融秩序的一个重大改变。
按照IMF的规定,“储备资产必须由可兑换的外国货币计价和结算……”根据此规定,当前持有人民币的央行不能将之报告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纳入SDR货币篮子将让人民币绕过储备货币所必须满足的可兑换标准。因为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它就会按照定义自动成为一种储备货币。
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进入一篮子货币后,将能创造人民币债务。创造人民币债务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中国持续贸易顺差,很难通过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来创造人民币净债务,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是实现这一点的重要途径。创造人民币债务的益处是,别人拥有你印制的纸币,你拥有别人的商品。
英镑风行世界将近两个世纪,美元也有将近一个世纪。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11月举行的会议上,就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第五种货币做出正确的决定,对于中国来说,将在一个迄今由美元占据压倒性主导地位的体系中分享核心的角色。
回到我们文章的开头,如果人民币当年就是硬通货,邓小平在1974年4月的巴黎,购买的或许不是100个羊角面包,而是200个,那样可以让他的巴黎老伙伴们分享更多香松、酥脆的“可颂”美味。
想想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