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就有些党员干部把“甘居中游”当成做人做事的“秘诀”,不愿精益求精,只想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满足于“凑合”,习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我安慰。这种心态之下,一些干部在岗不在状态,为官慢为、为官不为,实质上还是庸官懒政的老毛病。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现实中,一些人以“不贪”自诩,以所谓“干净”为“不干事”遮羞。这是自欺欺人。好官不光要廉洁奉公,还要能为百姓办实事,正如清代余云焕所撰衙署大堂楹联所说: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当前,深化改革要啃硬骨头,改善民生不乏老大难问题,不治理庸官懒政,不摈弃甘居中游的消极心态和无所作为,何以涉险滩、过暗礁、闯激流?何以面对群众期盼的目光?
“甘居中游”心态之所以存在,有管理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但根子是价值观、权力观扭曲,各种私心杂念作祟。俗话说,水不急,鱼不跳。同样,在党员干部的管理上,有压力才有动力,有自觉才有行动。明白此理,就得把庸碌无为、看摊混事、推诿塞责等列入“不严不实”的问题清单,从实问效,从严问责,让庸官懒官混不了日子,也守不住摊子,更保不住位子。(张亮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